老年人如何夏季保养,医院医师告诉你

老年人如何夏季保养

到了夏季,人体水分随汗液大量流失,消化液的生成和分泌减少,胃肠受暑热刺激,蠕动和消化功能相对减弱,人们经常会感到食欲欠佳,甚至头昏脑涨,四肢无力,俗称“苦夏”。年老体弱者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老年人如何平安度夏呢?本期《健康有约》栏目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燕来我们解答。

名医介绍

01

夏季饮食

盛夏暑热最使人伤津耗气,加之体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多集中于体表,胃肠血液相对不足,更易使老弱者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因此老弱者度盛夏应多吃清暑、益气、生津、易消化的食物。

绿豆粥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莲子粥能滋阴养神,清热解暑,还能医治燥热失眠;紫菜汤不仅能清暑热、补身体,对动脉硬化、高血压也有医疗作用;每天吃点带有酸味、苦味的食品,能防止出汗过多,对汗腺有收敛作用。

盛夏强调老弱者饮食宜清淡,但过于清淡也不好,因为随着大量汗水排出的不仅是水和盐,更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特别是钙和锌也会随汗液排出,老弱者盛夏适当吃些瘦肉、鱼类、蛋类还是很有必要的。

冷饮面前要克制

暑热难耐,大家都会不自觉的想喝冷饮,但老年人普遍胃肠功能较差,喝了冰镇水后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腹泻等胃肠疾病。

因此,推荐自制冷饮更健康,绿豆汤、柠檬水、水果沙拉(记得选择低GI水果,最好不加沙拉酱)都是不错的选择,不仅消暑降温,还能补充维生素等多种营养,不过一定要把握进食速度和进食量。

02

夏日作息

盛夏白天时间长,夜晚睡眠时间短,老弱者应早点睡早点起,尽量保持每天能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晨起后在初升的阳光下户外锻炼,以顺应阳气的生长。

中午气温最高,适当午睡能弥补夜间睡眠时间的不足。据科学家研究调查,老弱者炎夏午睡能降低脑溢血和冠心病的发生率。

03

夏日运动

运动时间不宜过早

夏天天亮得较早,很多人起床的时间也提早了,但运动不宜太早,以免空腹运动发生低血糖等意外。

一般来说,饭后1~3小时运动比较合适。

避免阳光直射

夏季,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4点是紫外线和红外线最强的时间段。

过强的紫外线可造成皮肤和眼睛的损伤,长时间照射红外线,可使颅脑内温度上升,脑膜出现炎症,发生日射病(重症中暑)。

因此,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的时候进行室外运动,更不要光着上身运动,环境温度较高时,可改在室内运动。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喝点淡盐开水,呼吸新鲜空气,在额头或者腋下等处进行冷敷。如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祛暑药物。如果经过处理病情仍不见好转,医院就诊。

衣物、鞋袜的选择

夏季运动的着装宜浅色、棉质、宽松为佳。浅色的衣服可以减少热量的吸收,穿起来比较凉快;棉织品的透气性和吸汗性均优于化纤类的衣物。

一双合适的运动鞋除了满足运动需要,更重要的是保护我们的双脚和关节。

选择运动鞋,合脚是首要因素,减震性、稳定性、弹性以及透气性也很重要,减震性好的鞋子可以减缓外力对脚的冲击;稳定性好的鞋子能够保护好脚踝;透气性好的鞋子可以迅速挥发脚汗,减少脚部受细菌或真菌感染的风险。

及时适量补水

夏季运动出汗多,应及时补充水分。

补水的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比如在运动中每10-15分钟饮水~毫升。

运动后也应该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一次喝得太多,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

不要用冷饮降温

运动后身体燥热,吃点冷饮,喝点冰水,似乎身体瞬间就能感受到清凉。但实际上这样并不好,体温较高的情况下,吃冷饮会伤害脾胃。

运动时,大量血液会涌向肌肉和体表,而消化系统则处于相对缺血的状态,这个时候进食大量冷饮,不但会降低胃肠道的温度,还会冲淡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到损害,轻则引起消化不良、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重则还可能为以后患上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埋下隐患。

更多精彩请看完整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zl/9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