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几大问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1.慢性胃炎可分为哪几类?

慢性胃炎一般分为三个类型:

即浅表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

炎症病变比较表浅,局限在胃粘膜表面一层(不超过三分之一)者,称作慢性浅表性胃炎;

而炎症病变波及胃粘膜的全层,并伴有胃腺体萎缩者,则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特殊类型胃炎种类很多,如感染性胃炎、化学性胃炎等,临床上较少见。

2.慢性胃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无典型及特异的临床症状,大多数病人表现为胃部疼痛、饱胀及堵塞感,常伴有嗳气、反酸、烧心、食欲不振、消瘦等现象。

上述症状可由饮食不当、情绪刺激、劳累和气候变化等引发。

一些病人还伴有精神紧张、烦躁、情绪低落、眩晕、失眠、心悸、健忘等,这些现象反过来又可加重慢性胃炎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复杂,不易治愈。另外,临床症状的有无及轻重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3.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炎症等。

4.如何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对胃黏膜萎缩的一个病理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尤其后者诊断意义更大,即有胃固有腺体减少才能确诊。

5.慢性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

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据报道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时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6.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随访应该如何进行?

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定期做胃镜复查。

没有肠化和异型增生的患者可1-2年接受胃镜和病理随访一次,

有中、重度萎缩或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患者每一年左右随访一次,

伴轻度异型增生者,根据胃镜及临床情况6个月左右随访一次,

伴中度异型增生者3个月随访一次,

重度异型增生需立即复查胃镜和病理,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或内镜下局部治疗。

7.什么是胃癌前疾病?

胃癌前疾病是指发生胃癌危险性明显增加的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胃息肉、残胃炎等,其中以慢性萎缩性胃炎最为多见。

8.什么是胃癌前病变?

胃癌前病变是一病理组织学概念,是指较正常组织或其他病理改变更容易发生癌变的组织病理变化。从广义上讲包括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萎缩、肠上皮化生,甚至炎症等多项病理改变。

9.什么是肠上皮化生?与胃癌关系如何?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粘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它是胃粘膜损伤的一种指标。目前认为肠化的类型对预测胃癌发生危险性的价值有限,而更强调、重视肠化的范围,即范围越大,发生胃癌的危险性越大。

10.什么是异型增生?

胃上皮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是指胃黏膜的结构和上皮偏离了正常状态,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的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的紊乱。

研究表明异型增生是重要的癌前病变,是正常胃粘膜转化为胃癌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分为轻、中、重3类或低级别和高级别2类。

11.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关系如何?

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胃镜随访研究发现:

轻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为2.53%,中度为4%-8%,重度为10%-83%。

现按2级分级系统,低级别发展为胃癌的可能性为9%,高级别为74%。

胃癌前病变被视为肠型胃癌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的一个关键环节,胃癌前病变演变至胃癌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如能对其进行积极的随访监测,并进行有效干预,阻断其向胃癌发展,将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12.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的情况如何?

我国从开始对胃癌前病变进行研究到现在已有20余年,临床有大量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病人长期服用中药口服液和中成药治疗,无论是社会民众还是医学专家普遍认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其胃癌前病变有特色、有疗效。有报道称,以辨证论治为主,治疗半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病理改善率为60%。

枫蓼肠胃康口服液。能抑制胃液分泌量,抑制游离酸和总酸,还有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与患者溃疡部位结合形成膜屏障,减少胃液的酸性刺激!抗炎、抗病毒、保护黏膜、止痛止泻化滞等多重药理作用。清热解毒解毒止痛止泻;健胃除湿理气化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zl/6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