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你须知的几个事实
医院消化科王振东
王大夫网上说: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前奏”!我岂不是……?王大夫我萎缩性胃炎多年,吃了不少药,但多次复查胃镜,“萎缩”似乎没啥好转。这能治好吗?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呀?……。这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常提出的问题。今天就来回答患者几个问题。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是慢性胃炎的一个类型,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因其与胃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被不少患者视为“洪水猛兽”:许多人从此落下心病,担心会癌变;就四处就医,希望能彻底治愈疾病。其实,萎缩性胃炎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能正规治疗、按时随访,发生癌变的概率很小。
事实一:萎缩性胃炎是需要胃镜及病理诊断的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占慢性胃炎的10%~20%。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现在年轻人发病率也不少。主要表现为纳差、恶心、嗳气、烧心,上腹持续或间断性胀满或隐痛,少数患者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等情况。慢性萎缩性胃炎分自身免疫性(A型)和多灶萎缩性(B型)两种,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
事实二:萎缩性胃炎仅极少数会转变成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概率有多大?目前认为,绝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预后良好,仅少数会癌变(研究发现癌变率不超过3%-29.7%)。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表明,胃炎演变为胃癌的过程即从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胃癌。有一点值得注意:一旦胃黏膜出现不典型增生,癌变机会明显增加。有学者发现,75%的胃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如果不加任何处理,将在8个月内进展为早期胃癌。
事实三:萎缩性胃炎多数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主要与胃内攻击因子与防御修复因子的失衡有关。Hp感染是主要的攻击因子。现已证实,80%以上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有Hp感染;多数胃炎中,Hp在胃内分布与炎症分布相一致;长期感染Hp明显增加了患者胃黏膜发生萎缩和肠化的机会。此外,自身免疫、胃十二指肠反流,以及一些外源因素,如酗酒、服用某些解热镇痛药物、食用刺激性食物等均可导致胃黏膜损伤。
事实四:萎缩性胃炎可以没有症状。
不少老百姓认为,萎缩性胃炎属于比较严重的胃病,自然会有比较明显的不适症状。其实不然,患者的症状与胃镜检查所见和病理结果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能患有较严重的萎缩性胃炎;相反,有显著不适症状者未必会有胃黏膜萎缩。
事实五:“萎缩”不可怕,定期随访很重要
一方面为提高早期胃癌的检查率,一方面为控制患者的医疗支出,目前多数专家认为:不伴胃黏膜肠化和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可1~2年做一次内镜和病理检查;活检发现有中重度萎缩伴肠化的患者可1年左右随访一次;伴胃黏膜轻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可根据内镜和临床情况缩短至每半年随访一次;重度不典型增生者需立即复查胃镜,必要时需接受手术治疗或内镜下局部治疗。
事实六:萎缩性胃炎治疗有好招
1.不论病因如何,所有患者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避免食用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食物和饮品,如过酸、过甜、过咸、辛辣、过热、过冷食物,以及浓茶、咖啡等,饮食宜规律,少吃油炸、烟熏、腌制食物,不食腐烂变质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可降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微量元素硒对预防胃癌有一定作用,但过量应用(如微克/日,持续1年)则有一定的肝、肾毒性,其合适的剂量与疗程,尚待进一步研究。
3.补充叶酸:研究证实,具较高叶酸水平者发生贲门癌和非贲门胃癌的概率是低叶酸水平人群的27%和33%。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年研究和应用证实,叶酸有助于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4.中医药治疗:毛主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目前中医药学者们已经挖掘出了一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理论体系,通过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大多数患者痊愈(需要找专业的医生治疗)。
5.适量喝淡绿茶、吃大蒜:富含茶多酚的绿茶可降低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危险性。大蒜素可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萎缩性胃炎的胃癌发生率。
白癜风可以吃辣吗白癜风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