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胃炎的患病率逐年增加,针对慢性胃炎患者,标本兼治是关键!
1Hp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
治疗方案:根除Hp;Hp胃炎治疗采用我国第五次Hp感染处理共识推荐的铋剂四联Hp根除方案: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两种抗菌药物,疗程为10d或14d;
Hp胃炎不管有无症状和(或)并发症,均属感染性疾病,应行Hp根除治疗,除非有抗衡因素存在(抗衡因素包括患者伴存某些疾病、社区再感染率高、卫生资源优先度安排等);
2伴胆汁反流的慢性胃炎:
治疗方案:促动力药+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
促动力药如盐酸伊托必利、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等可防止或减少胆汁反流。而有结合胆酸作用的铝碳酸镁制剂可增强胃黏膜屏障并可结合胆酸,从而减轻或消除胆汁反流所致的胃黏膜损伤;
3药物刺激引起的慢性胃炎:
治疗方案:PPI+胃黏膜保护治疗;根据原发病进行充分评估,必要时停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等;
多项病例对照研究以及随机对照试验显示,PPI是预防和治疗NSAIDs相关消化道损伤的首选药物,优于H2RA和胃黏膜保护剂;
4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为主的慢性胃炎:
治疗方案:PPI+胃黏膜保护剂;
胃黏膜保护剂如吉法酯、替普瑞酮、铝碳酸镁制剂、瑞巴派特、硫糖铝、依卡倍特、聚普瑞锌等可改善胃黏膜屏障,促进胃黏膜糜烂愈合;
5其他症状的慢性胃炎:
以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等症状为主的慢性胃炎:可选用促动力药;
具有明显进食相关的腹胀、纳差等消化功能低下症状者,可考虑应用消化酶制剂。
THEEND
慢性胃炎的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治疗的目的是去除病因、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性反应。针对无症状、Hp阴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无须特殊治疗;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严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有上皮内瘤变者应注意预防其恶变。
参考文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年,上海)
慢性胃炎的治疗目的主要是:去除病因、缓解症状、改善胃粘膜炎症反应;针对Hp感染、服用NSAIDs(包括阿司匹林)引起的慢性胃炎、胃粘膜糜烂或烧心、反酸、上腹饥饿痛等症状可选用PPI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PPI),如泮托拉唑,能快速抑酸,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炎症反应。是胃炎患者抑酸的重要选择。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