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方]
1、寒证
岳美中:延年半夏汤,《古今录验》方,载于《外台秘要》。日本医家对此方颇有研究,《汉法医典》中即收录本方。其临床应用指征:①凡见胃部时有剧烈之疼痛者,且疼痛往往波及于左侧胸部及肩胛部;②凡见患者喜屈其上体抵压疼痛之部位,以冀图减轻疼痛者;③疼痛时发时止者;④多嗳气欠伸,呕吐后疼痛可缓解者,均可投用本方。
半夏12克槟榔6克桔梗3克枳实3克前胡6克鳖甲9克人参3克吴茱萸3克生姜3克
水煎温服,可获神效。
回忆早年曾治40岁一男性胃脘痛患者,每一发作,遍地翻滚,呕吐不止,疼痛难忍,脉弦细而紧,遇怒更甚,多方医治无效,经用本方数剂而愈。
--《岳美中医话集》
吴伯平:寒气凝阻,胃痛骤发,痛势较剧,喜热贸,喜热饮,宜用厚朴温中汤。
厚朴30克干姜21克陈皮30克赤茯菩草豆蔻木香炙甘草各15克
共为粗末。每服15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孙咸茂:慢性萎缩性胃炎经临床验证及实验室研究,其病机主要是虚寒瘀,拟方益中活血汤,已治疗多例,治愈率在75%,总有效率在95%。
黄芪30克肉桂8克吴茱萸10克丹参15克乳没各8克生蒲黄1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川芎12克乌药10克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2、热证
张震夏:胃脘时痛,嘈杂纳少,口干欲饮,五心烦热,舌尖红,脉细数。
麦冬12克南沙参12克川石斛12克半夏4.5克炒川楝9克太子参12克玉竹9克竹茹12克白残花9克水煎服。
--《名老中医医话》
朱小南:治顽固性胃脘痛方地丁散,为先君手订的家传方之一,临床上用于肝部化火伤津而久年未愈的胃脘痛有确效。
公丁香2.4克鲜生地30克白术4.5克陈皮6克姜川连2.4克厚朴花4.5克党参1.8克麦冬4.5克五味子2.4克乌梅3克甘草节2.4克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3、虚证
宋善安:荣胃散对恢复胃粘膜而防止恶性病变有明显效果,且药力平和持久,故可适用于各型胃炎的治疗用药及辅助用药。
西洋参60克金钗石斛60克白木耳60克香蘑菇60克灵芝60克
共为细末,装入胶囊。每日3次,每次3~4粒。
--《千家妙方》上册
4、实证
万潜斋:家秘祛痛散,治诸般心气痛,或气滞不行,攻刺心腹,痛连胸胁,小肠吊疮,及妇人血气刺痛,此方屡用,无不神效。
青皮五灵脂川楝子穿山甲大茴香各3.6克良姜(香油炒)元胡索没药槟榔各4.5克沉香3克木香3.6克(2味不见火研)砂仁少许
上咀,用木鳖子仁3.6克,同前药炒令焦燥,去木鳖仁不用,共为细末。每服6克,加盐一星,用酒或滚水送下。此散加入七制或九制香附末6克更妙。
--《寿世新编》
虞持:祖传方加味枳术丸,治清痰、食积、酒积、茶积、肉积,在胃脘当心而痛,及痞满恶心,嘈杂嗳气,吞酸呕吐,脾疼等症,其效如神。
白术90克枳实(麸炒黄色)苍术(米泔浸二宿,焙)猪苓(去黑皮)麦芽面(炒黄色)神曲(微炒黄色)半夏(汤泡透)各30克泽泻(去毛)赤茯苓(去皮)川芎黄连(陈壁土炒,去土)白螺蛳壳(煅)各2l克缩砂仁草豆蔻黄芩(陈壁土同炒)青皮(去白)莱服子(炒)干生姜各15克陈皮(去白)香附米(童便浸)瓜蒌子厚朴(姜汁制,炒)槟榔各9克木香甘草各6克
吞酸,加吴茱萸汤泡,寒月15克,热月7.5克;久病挟虚,加人参、白扁豆、石莲肉各15克;时常口吐清水,加炒滑石30克、煅牡蛎15克。上为细末,用青荷叶泡汤浸晚粳米,研粉作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70~丸,清米饮送下。
--《医学正传》卷四
王建勋:治胃痛实证,脘痛而大便不畅,腹痛拒按、少腹坚满,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苔白脉实。
熟军咀10克焦三仙各10克焦槟榔6克厚朴6克鸡内金6克炒枳壳10克青皮6克木香6克女贞子10克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
[食疗方]
赵学敏:莲花肚,治脾寒而痛,痛在心之下左右也。(寒证)
肚子1个莲肉30克红枣30克肉桂3克小茴香9克白糯米30克
将肚子洗去秽气,入药煮烂,1次顿食,蘸甜酱、酱油食之;如未饱,再用饭压之,而痛如失。肚子入药之后,必须用麻线将口外扎紧,清水煮之。
--《串雅外编》卷三
陈修园:黑枣胡椒散,治心口胃脘痛。用大黑枣去核,每个中间入胡椒7粒,仍将枣包好,炭火上假黑存性,研末。每服1.2克,陈酒送下三四服必愈。(寒证)
--《医学从众录》卷三
忽思慧:荜茇粥,治脾胃虚弱,心腹冷气绞痛,妨闷不能食。(寒证)
荜茇30克胡椒30克肉桂15克
上3味为末。每用9克,水3大碗,入豉10克,同煮令熟,去滓,下米60克作粥,空腹食之。
--《饮膳正要》卷二
注:本平台无偿提供偏方治病,小编虽然搜集整理了大量民间偏方、验方给大家,但偏方治百病,却不治百人,只希望帮助更多的病人解除病痛带来的折磨。
声明:请大家选方时咨询专业医生指导,本平台以转载分享为主,如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副作用,后果自负,本平台及献方人不承担任何的保证与责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这里表示感谢。
民间偏方简介
民间偏方因其用药简单、价廉、疗效独特而受百姓的欢迎,在民间有"偏方治大病"和"小小偏方,气死名医"的说法。"民间偏方"在其民间流传的特定环境中,往往被解读成"秘方"。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数千年来,在中国民间蕴藏着非常丰富、简单而又疗效神奇的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秘方、验方,为中华民族之繁衍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偏方,是指药味不多而对某些疾病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偏方一般指散落民间,不为外人所知道的行医方法,多为祖传。
偏方治大病,古代是因为家庭秘密不外漏,而如今却是好多人都看不起病。如果把民间偏方汇集起来,用于治疗人的疾病那该多好。医者:治病救人也.但愿这一天早些到来。
如果本平台成功地帮助您解除了病痛,无需感激,只需您给本平台留言,让更多的人知道此偏方的效果,传播一种正能量,才是真正的功德无量!
如果您有经过验证的偏方,可以发给我们,让更多的人解除病痛,您就是恩人!期待您的爱心奉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