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急性和慢性炎症,它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胃病中胃炎的发病率占到80%以上,因此,胃炎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胃炎的分类
(一)急性胃炎的分类
急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
引起急性胃炎的原因很多,有化学原因、物理原因、微生物原因和毒素原因等。
急性胃炎患者常有上腹疼痛、恶心、嗳气、呕吐和食欲减退等。其临床表现常轻重不等,但发病均急骤,大都有比较明显的致病因素,如暴饮暴食、大量饮酒或误食不洁食物、受凉、服用药物等。由药物和应激因素引起的胃炎,常仅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一般为少量,呈间歇性,可自止,但也可发生大出血。
另有一些患者临床上无症状,仅在胃镜下观察有急性胃炎的胃黏膜炎症改变。
年,胃炎会议上将急性胃炎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和急性化脓性胃炎四种,尤以前两种为多见。
(二)慢性胃炎的分类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病变可局限于胃的一部分,也可弥漫到整个胃部,临床常有胃酸减少、食欲下降、上腹不适和疼痛、消化不良等。
慢性胃炎无特异性,一般可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有饱胀憋闷感及疼痛感、恶心、嗳气、消瘦、腹泻等。慢性胃炎的命名很不统一。依据不同的诊断方法而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慢性疣性胃炎、药物性胃炎、乙醇性胃炎等等。
在胃镜问世以前,胃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依靠临床症状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随着纤维胃镜的临床应用,特别是经胃镜对胃粘膜的活组织检查,对越来越多的胃炎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年,胃炎会议上根据经验,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和萎缩性两大类。而在浅表性胃炎的命名上,又常常使用病理、部位、形态等含义的词,如“慢性疣状胃炎”、“慢性出血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等。
年8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九届胃肠病学大会上,又提出了新的胃炎分类法,它由组织学和内镜两部分组成,组织学以病变部位为核心,确定3种基本诊断:①急性胃炎;②慢性胃炎;③特殊类型胃炎。加上前缀病因学诊断和后缀形态学描述,并对炎症、活动度、萎缩、肠化、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别给予程度分级。内镜部分以肉眼所见描述为主,分别区分病变程度。
胃炎的病因是什么?
很多患者都觉得自己是莫名其妙就患了胃炎,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患病,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医生认为,引起胃炎的原因主要有:
1、饮食不当: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食物及进食粗糙食物或吸烟等。这些因素反复作用于胃黏膜,使其充血水肿。
2、胃黏膜长期淤血缺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脉高压症的病人,胃黏膜长期处于淤血、缺氧,引起营养障碍导致胃炎。
3、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由于鼻、口腔、咽喉等部位感染病灶的细菌或毒素不断地被吞入胃内;或胃内缺乏胃酸,细菌易在胃内繁殖,长期作用而引起慢性胃炎。
4、精神因素:过度的精神刺激、忧郁以及其他精神因素反复作用于大脑皮质,造成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导致胃壁血管的痉挛性收缩,胃黏膜发生炎症或溃疡。
胃炎注意事项有哪些?
经过检查,如果确认自己患有胃炎,医院进行治疗,同时注意做好护理措施,缓解疾病的同时,有助于及时治愈疾病。医生认为,胃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饮食: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以清淡、对胃黏膜刺激性小想食物为主,避免辛辣、生冷、坚硬、过酸等刺激性大的食物。
2、戒烟戒酒:烟酒会对胃黏膜有损伤,引起粘膜糜烂、充血,从而加重病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3、慎用药物:有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可刺激胃黏膜,引起疾病反复发作。应慎用或者尽量避免。
4、积极治疗:患了疾病,应积极治疗,不论是急性胃炎还是其他疾病,都不可忽视,以免疾病进一步扩展,累及其它粘膜组织,引起更严重的疾病。
本文由小医生之六脉调和发布,年07月18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