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天气多变,昼夜温差大,动物受寒冷、环境等因素影响易突然发病;特别是仔猪免疫功能尚未健全,机体应激能力极低,致病微生物乘机侵入,导致机体各系统相应的机能紊乱,极易引发和诱发胃肠炎、腹泻、猪链球菌的发生。现将几种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猪链球菌病
继发混合感染多,猪患感冒后易继发。
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1天~3天内死亡。
及早注射疫苗,猪链球菌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强效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等能有效控制病情。
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
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脉搏增加,呼吸增数。舌苔重,口臭;腹泻时粪便较稀软,有恶臭或腥臭味,有时混有黏液、血液或脓性物。病初肠音高亢,逐渐减弱至消失;重症的猪肛门松弛、排便失禁或呈里急后重,尿量减少。体温升高,病情严重时体温降低,四肢、耳尖等末梢冰凉,心率增快,脉搏微弱。后期发生痉挛、昏迷,因脱水而消瘦,衰竭而亡。
慢性胃肠炎:眼结膜颜色红中带黄色,食欲不定,舌苔黄厚;异嗜,喜食砂土、粪尿。便秘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肠音不整。
猪流行性腹泻
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或者在腹泻之间有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吃奶后。症状的轻重随年龄的大小而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一周龄内新生仔猪发生腹泻后3~4天,呈现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可达50%,最高的死亡率达%。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断奶猪、母猪常呈精神萎顿、厌食和持续性腹泻大约一周,并逐渐恢复正常。少数猪恢复后生长发育不良。肥育猪在同圈饲养感染后都发生腹泻,一周后康复,死亡率1%~3%。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仅表现呕吐,重者水样腹泻3~4天可自愈。
这两种猪病都属于病毒病,一般情况下相隔2~3年是一个发病周期,但由于发病规律难以掌握,因此需要在进入秋季时对母猪注射疫苗。一旦发病,成年猪可采用口服药物,补充维生素,并注射抗生素,一般在药物治疗下5~7天可自行恢复。但是没有断奶的幼猪一旦发病,死亡率较高并且无特效药可治。但是仍需对病猪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秋季气候多变,易诱导猪只发病,如果预防不及时,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希望引起广大养猪户的重视,有针对性地强化饲养管理,做好预防工作。
来源:董老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