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总治不见好,因为你忽略了这

说起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病界可谓是最令人头痛的一种疾病。很多朋友对它的印象是:此病太傲娇,总治不见好。要说慢性萎缩性胃炎之所以让很多人感觉“难治”,可能是因为你常常忽略了以下这四点,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点:不弄清病因,没有去除发病因素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下面多种因素相关。

(1)幽门螺杆菌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感染列为一类致癌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病因。此外,其他病原微生物如EB病毒在胃黏膜的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2)胆汁反流

胆汁被分泌到小肠后,本该顺着小肠往肠道下游流,参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但是如果反流入胃中,就叫胆汁反流。胆汁可损伤胃黏膜屏障,使黏膜修复功能减弱,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高龄、胃动力减弱、吸烟等可能是引起胆汁反流的原因。

(3)维生素缺乏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高发年龄在50岁以上,已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群维生素B12、叶酸缺乏、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会抑制胃黏膜分泌维生素C,使维生素C对氧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加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程度。

(4)免疫因素

胃体萎缩性胃炎与自身免疫有关,因为患者体内常检测出抗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多灶性萎缩性胃炎也有免疫因素参与。

(5)生活方式

长期过热、高盐饮食,水果、蔬菜摄入少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相关,与酗酒的关系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吸烟可能会引起胆汁反流,吸烟也可能是发生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

因此,患者需要戒烟戒酒、多吃水果蔬菜,治疗胆汁反流病,幽门螺杆菌阳性的需要规范杀菌治疗。只有去除了这些病因,才有希望治愈疾病。

第二点:心态不好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心理,一种是忽视、不在乎;一种是过于担忧,整日忧心忡忡,担心病情随时会发生癌变。

忽视和不在医院定期检查和治疗,或者自行服用药物,这种非系统治疗会让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极有可能发展严重。而另一种忧心忡忡的心理也要不得,因为这种担忧是没必要的,有报道慢性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有异型增生时癌变率更高。但绝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稳定,不会进展为胃癌。

另外,外界的一些环境因素也对其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患者一定要正视病情,学会放松心态,积极进行治疗,愉快的生活。如果过于焦虑和紧张,反而会影响到人体胃液的分泌以及胃黏膜血液供应,从而影响到胃壁的蠕动,对康复不利。

第三点:治疗见好就收

有些患者在采用药物如中成药摩罗丹等进行治疗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得到缓解后就不再继续服用药物,而是等到胃痛难受时再服用,这种见好就收、不能坚持的治疗方式,只会让病情反复,难以治愈。

第四点:不注意养治结合

有不少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情已经开始好转,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又恢复了以往的一些不良习惯,饮食上也不注意了,开始毫无忌惮的吃香喝辣了,酗酒嗜烟,三餐不规律等等。并没有注重胃部的养护,这样容易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再次来袭,甚至还会加重。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来说,一定要在平时注意避免那些容易引起胃黏膜损伤的因素,少吃辛辣、刺激、腌制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及蔬菜。同时,还要抓住病因及时对症治疗,可选用具有修复受损胃黏膜以及补脾健胃功效的中成药摩罗丹来治疗,消除慢性萎缩性胃炎反复发作的根源,真正恢复胃健康。

猜你还想看:

消化科专家:胃病“死对头”,纯天然养胃王,饭后吃点,胃炎胃病不攻自破

消化科专家:胃不好的人要牢记,此4物每天坚持吃,健脾益气,胃病或慢慢远离

慢性胃炎、胃酸、胃胀、胃溃疡等胃病,多喝这这茶,能根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zl/5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