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临床上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者的80%-90%,随着年龄增长,萎缩性病变的发生逐渐升高。慢性胃炎困扰着患者,临床根据不同症状及感染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莫沙必利(快力)为何推荐其中。
一、分类
年9月上海召开的第二届全国慢性胃炎共识会议提出仍将内镜下慢性胃炎分成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三类,但希望更多用非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尽量避免使用浅表性胃炎。
二、流行病学
由于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因此难以获得确切的患病率。由于幽门螺杆菌(Hp)现症感染者几乎均存在慢性胃炎,也有研究证实Hp与慢性胃炎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估计的慢性胃炎患病率大致与当地人群中Hp感染率平行,由于还存在其它致病原因,故患病率可能高于或略高于Hp感染率。
三、快力用于慢性胃炎的原因
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为消化不良,且为非特异性。
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国内Hp感染处理共识推荐对有胃黏膜萎缩、糜烂或有消化不良症状者根除Hp。前已述及,慢性胃炎的主要症状为消化不良,其症状应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根除治疗可使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得到长期缓解。
有胃黏膜糜烂和(或)以反酸、上腹痛等症状为主者,可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PPI)。
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等为主要症状者可用促动力药,而伴胆汁反流者则可应用促动力药和(或)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具有明显的进食相关的腹胀、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者,可考虑应用消化酶制剂。
胆汁反流也是慢性胃炎的病因之一。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胆汁反流入胃,后者削弱或破坏胃黏膜屏障功能,使胃黏膜遭到消化液作用,产生炎性反应、糜烂、出血和上皮化生等病变。上腹饱胀或恶心、呕吐的发生可能与胃排空迟缓相关,胃动力异常是慢性胃炎不可忽视的因素。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5mg/次,3次/日,饭前口服)、盐酸伊托必利等可改善上述症状,并可防止或减少胆汁反流。
慢性胃炎的主要症状为消化不良,其症状应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当出现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等为主要症状者可用促动力药--快力,伴胆汁反流者也可应用促动力药。
参考文献:
中华消化杂志.,33(1):5-16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