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
在医学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人类与癌症的斗争从没停歇过,早在公元前年,埃及人在莎草纸上记录了关于乳腺癌的信息。现如今,随着环境的恶化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癌症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所以相当一部分人较长时间会处在患癌状态。另外WHO曾提出,至少1/3的癌症是可预防的,预防是控制癌症最经济有效的长期策略。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防治癌症,尤其是消化道癌症呢?By金姝茵
点击下图可播放语音
夏军权谈日常如何防治消化道肿瘤(下)
↓↓↓↓↓
点击本行文字收听
语音线上分享:夏军权
主持人:金姝茵
语音制作:于海丽
文字整编:于海丽
作者简介夏军权
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教授。所在科室为卫生部重点专科,国家中医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单位,江苏省重点专科。从事消化科专业近三十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理论诊治消化系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病、消化道肿瘤的中医治疗有独到的经验。
很多人谈癌色变,其实癌症就是一种慢性病。为什么说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因为癌症具有所有慢性病的特点:病因复杂,往往有多方面的危险因素;潜伏期长;病程长;常常引起功能障碍等等。有统计证实,全球死亡率最高的二种疾病,一是心血管病27.1%,一是癌症28.1%,其实二者相差并不多,但大家往往对心血管病可以泰然处之,而对癌症则“谈癌色变”。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癌症其实也是一种慢性病,除了和其他慢性病一样,有相同的发病特点外,也跟其他慢性病一样是可防、可治、可控的。
既然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当然首先我们应该像预防其他慢性病一样,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从日常做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癌症的预防“治未病”当然更为重要,只有防微杜渐,才能让你远离癌症。
1许多消化道癌症是吃出来的
压很多人认为“管住嘴”主要是针对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其实“管住嘴”对预防癌症同样重要。
比如有人喜欢吃烫的,殊不知滚烫的食物会烫伤食道黏膜,引发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时间久了,可能发生癌变。就有人给小白鼠灌开水,诱发食管癌的。有调查表明,新疆哈萨克族人常喝滚烫的奶茶、潮汕人喜欢功夫茶、太行山区的人爱喝大碗烫粥,目前这些地区都成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的高发区。所以什么功夫茶、火锅、麻辣烫等还是要悠着点,不宜太烫。还有人喜欢吃咸的。有研究证实,爱吃过咸食物的人患胃癌的危险是其他人的两倍。高盐食物令胃黏膜充血糜烂,易引起胃的炎症;另外,高盐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容易形成具有极强致癌作用的亚硝酸胺。所以大家要记住,不是只有高血不宜吃咸。
再就是要强调的要少吃腌的、熏的、腊的肉类以及加工肉。这些肉中除了含盐高外,其所含的大量亚硝酸盐和胃内蛋白分解物结合,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同样的原因,常吃加工肉,如超市销售的各种培根、火腿、灌肠、香肠、咸肉、腊肉、熏肉等,会大大增加肠癌的发病率。
2不良的生活习惯
还有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经常吃夜宵。大家要注意的是,吃夜宵不只是会引起肥胖。其实,吃夜宵对胃的伤害非常大,因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约2-3天就要再生一次。而这一再生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黏膜就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另外,晚上吃的食物留在胃里,会促进胃液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导致抵抗力减弱。日本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吃夜宵或晚饭吃得太晚,都会增加胃的负担,长期下去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所以我们提倡晚饭不宜多吃,要少吃夜宵。尤其是晚上吃过于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现在还有很多年轻人热衷于吃快餐和外卖,这是非常不可取的。网上有很多关于大学生吃泡面导致胃癌的报道,其实胃癌与泡面并没有太多的必然联系,但常吃快餐和外面,不能保证营养,而且往往不新鲜、缺少绿色蔬菜,有些外卖更是偏咸偏辣,容易刺激胃。再加上吃快餐的人往往吃饭太快,不利于消化。长此以往,这些因素容易导致胃癌的发生。我们发现近年来年轻人萎缩性胃炎发病率明显增加,而有研究报道,近五年年轻人胃癌发病率较三十年前增加了一倍,这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3吸烟与饮酒的问题
另外,一定要提的就是吸烟与饮酒的问题。尽管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几乎没有哪一种癌与吸烟没有关系。比如食管癌吸烟的人发病率也较高。美国从60年代开始的控烟运动,吸烟人数40年持续降低,而且公共场合全面禁烟。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得到了显著回报。从年到年,美国男性肺癌死亡率下降了43%!而长期饮酒,特别是高度酒,会显著增加食管癌、肝癌、胰腺癌、结肠癌的发病率,而其他系统的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咽喉癌、皮肤癌等与饮酒也有关。据英国学者报道,仅年全球就有50万人死于酒精引起的癌症,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5.8%。酒喝得越多,患癌症死亡的风险就越大,即便喝得少也存在风险。
4熬夜的问题
再说说熬夜的事,“晚上11点不睡是不要脸,凌晨1点不睡是不要命!”,这是说熬夜会使人加速衰老,而经常熬夜会使人免疫功能下降、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使得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提高患癌风险。英国科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余名30岁~50岁的癌症患者,发现99.3%的人常年熬夜,凌晨后才会休息。
清代医家李渔曾指出:“养生之诀,当以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中医认为人体最适合睡觉的时间是“子、午”时,也就是中午和晚上的十一点到一点。“子、午”时候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所以提倡睡“子、午”觉。特别是子时,为胆经所主,是人体自我修复、排毒的时候。所以长期熬夜非常不可取。难怪有一位肿瘤专家就说,除非不得已,他坚决不熬夜。
5心情愉快很重要
保持心情愉快,适当运动同样很重要。有一个名词叫“压力癌症”,指的是医学研究发现的精神上的压力会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机能,降低防御外来病毒及自身体内细胞癌变的敏感度,由于压力而导致癌症的罹患率大大提高。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情志致病的始动因素,气郁是致病根本。五志过极,影响情绪及脏腑功能,由此引起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而适当运动有利于减少癌症的发生。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随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的人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癌几率;有研究证实,胃癌患者大多平时吃得太饱和久坐不动;久坐的人比常运动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高40%~50%。而男性的前列腺癌、女性的乳腺癌都与运动少呈正相关。
而另外一点已经得到公认,就是胖子得癌的机会比瘦的人要多很多。中医认为肥胖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为主,病位以脾为主,累及肾、肝胆及心肺,但总以脾肾气虚为主,肝胆疏泄失调兼见。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常兼有水湿,亦有兼血淤、气滞者。所以可见肥胖之人,往往脾气虚弱、痰湿困阻,久则肝肾亏虚、脉络瘀阻,百病由生,患癌的几率也明显提高。研究证实,无论男女,身体质量指数(BMI)越大,患癌风险越高。大约有9%的癌症与肥胖有相关性。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子宫癌、胆囊癌、肾癌、宫颈癌、甲状腺癌、白血病、肝癌、结肠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等都与肥胖相关。肥胖并非是直接的致癌因素,其诱发癌症发生的确切机制,目前并不明朗。肥胖者癌症发病率增加也和这类人群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肥胖者内分泌失调也是癌症发病增加的重要因素。所以,不要认为肥胖只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跟癌症发病关系同样密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