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由各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改变,为最常见的胃部疾病。本病的病因,目前认为可以由急性胃炎经久不愈转化而来,也可由长期服用胃刺激药物,上消化道慢性感染病灶的细菌或其毒素吞入胃中,右心衰竭或门静脉高压使胃长期淤血,胃酸缺乏使细菌在胃内繁殖,蛋白质或B族维生素缺乏使消化道黏膜变性,自身免疫反应等原因所致。本病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肥厚性胃炎。
本病症状缺乏特异性,病程缓慢,常反复发作。除胃部疼痛或不适外,可伴有食欲缺乏、恶心、暖气、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浅表性胃炎多见于青壮年,可无症状,或有不规则下腹部隐痛,尤以进食油腻食物后明显,可见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萎缩性胃炎多见于中年以上,除胃部隐痛、胀痛或烧灼痛外,亦可见消化不良症状,但无反酸,或见消化道出血。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舌炎及味蕾萎缩等。肥厚性胃炎常以上腹痛为主,其表现颇似溃疡病。
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