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雏鸡一般在孵出后24~26小时开食,且是先水后料,为了补充小鸡运输的应激和疲劳,要先给其5%的葡萄糖饮水。
1、保持育雏室适宜的温度。雏鸡刚出壳后,身上绒毛稀少,抗寒能力极差。鸡体新陈代谢旺盛,而采食量少,而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健全,自身所产生的热能不能维持生理热的需要,所以温度要控制在33-35度,以后每周下降2-3度。
2、雏鸡适宜在相对湿度60~65%左右的环境条件下生活。湿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会给雏鸡的生长带来不利。
3、刚来的1-2日可以采取全天光照,以后可以间隙光照,让小鸡适应,直到正常光照。
4、注意密度不能过大,1-7日龄,每平米20只左右,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渐渐的放大空间。
5、为了防止舍内氨气过大,要采取适当通风换气。雏鸡较小,尽量减少各种外因的刺激,保持环境安静。
6、再者就是选择合理的时间防疫。这是养好雏鸡的关键。
案例:
衡水某养殖户,饲养只小蛋鸡,从进雏第三天开始发病,小鸡拉稀,用着开口药,但是不见效果,并且每天都有死亡,50-80只。在第七日龄,便向我们求助治疗。
临床症状:进鸡舍后,温度太高,达到39摄氏度,潮湿,小鸡张口喘气,细条粪便,有红粪便,小鸡采食量轻微减少。
解剖症状:气管无病理变化,盲肠肿大,内有血块儿,腺胃有粘液,肿大如球状,个别法氏囊轻微出血。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诊断为腺胃炎+盲肠球虫混感
治疗:胃泰+地克珠利+扶正解毒散
总结:温度控制不好,忽高忽低,湿度太大。是本次发病的主要诱因。
温馨提示
腺肌胃炎的发病过程:
最开始缩脖打蔫——腺肌胃炎——过料,肠粘膜脱落——小肠球虫——肠炎肠毒——后期抵抗力差易反复生病!
导致腺肌胃炎的几大因素:
1、母体垂直传播
2、霉菌毒素的刺激
3、免疫、换料后的应激
4、鸡舍环境差,温度、湿度、通风不合理
建议:做好三期保健
一、做好第一周预防,2~6日龄。
①鸡雏到家后检查,看看是否存在腺肌胃炎。
②开口药很关键,合理使用,避免多次用药不理想,耽误治疗。
1日龄:防脱水,排胎粪;
5%葡萄糖饮水,连用3小时
2-6日龄:净化白痢,方大肠杆菌,促进生长;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精制鱼肝油
2-6日龄,提高成活率,防治腺胃炎、肌胃炎;
扶正解毒散+胃泰/参芪腺胃康
③饲料中添加优质脱霉剂制霉先锋,有效的脱霉,不影响饲料营养。
二、做好第二周预防,10~20日龄。
7日龄免疫完之后到15天,免疫的应激很大,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病,是腺胃炎的高发期,这一次腺胃炎的预防尤为重要,我们要投用腺胃炎药物,来降低腺胃炎的发病率,提高鸡群整体均匀度。
15-19日龄,提高抗病力,防病毒,促生长;
扶正解毒散+胃泰/参芪腺胃康
建议:全程使用肠益舒康,每克拌料斤,保证肠道菌群的平衡和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