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非常感谢参加本次新华基金年度会议的客户和同业们,我今天主要把对于科技行业在年和未来几年的一些趋势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最近我跟企业家在一起交流,听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缺货”,到处都缺货,面板、内存、被动元件、分率器件,各种产品都缺货。缺货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缺货是否可以持续?所有的答案都能在今天的交流中得到比较好的一个解答。
今年也是比较有标志意义的一年,一方面我们处在移动互联网到5G开始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分界点。同时短期科技板块在今年下半年经过了6个月的回调和调整,估值也都回调比较到位。在这个时点上,对我们来说有比较大的价值来进行一些深度的思考和探索。
移动互联网时代美国和中国两大巨头几乎垄断产业环节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从年金融危机以来,科技行业整个发展的脉络,那就是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机会贯穿了过去整个12年,从通讯到硬件到软件到应用,它是一个非常清晰的逻辑。那如果回顾过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主要有几个大的总结和经验:
第一个就是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重塑了全球的产业格局,以美国和中国为代表的两大巨头,几乎垄断了移动互联网从硬件到芯片到软件到制造整个产业的环节。
在移动互联网之前,整体的全球产业分工是欧洲、日本和美国各占三分之一,三三三的分工格局,专业化的分工,无论是消费电子、通讯、汽车和整体的工业,分工逻辑比较清晰。
移动互联网整体是由美国跟我们中国,重新定义了全球产业分工,奠定了中国崛起。目前在移动互联网,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美中就是七三的格局。
以智能手机为例,过去诺基亚、摩托摩拉时代,整个手机是以分工专业化的方式存在的。诺基亚、摩托摩拉把整个制造外包给一些专业的代工厂商,代工厂商来找供应商决定价格、决定份额,整体是分工专业化的体系。
苹果是整合,我要掌握最核心的硬件、软件,最核心的优质供应商,所以苹果就发现纵观全球,中国的模组产业企业家非常积极,正好资本市场有很大的支持,中国的红利也到了这个阶段。所以苹果就带领着中国的模组产业发展,比如移动互联网,中国制造业最大的制造红利。
一个苹果手机,几乎所有核心的部件和模组环节都已被中国厂商给垄断,有些环节是中国的一家厂垄断,有些环节是中国的两家厂垄断。
由此,中国的整个电子上市公司过千亿市值的公司已经有十多家,过亿市值的公司一共有40多家,这在10年前是完全没有的。
所以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对中国持续地进行技术打压,他带领着小兄弟重塑行业格局,发现小兄弟成长起来了,实力也越来越强了。而在未来第一是新能源,第二是5G,小兄弟有可能反超,所以美国对中国就有了一个持续的打压。
第二就是移动互联网为其他的硬件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系统架构和硬件制造的基础。比如说我们做智能手机可能需要五年的时间,让它变成一个成熟的产业。未来做其他的智能硬件,因为有了智能手机非常好的基础,可能一两年、两三年很快地就可以产业化,可以变成一个快速渗透的产业。
第三就是应用端,移动互联网为各行各业的深度信息化打下非常好的数据基础和方法论的基础,这就是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的财富。
移动互联网给第一个红利:制造端
但是很多人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了,发现进入了巨头相互PK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应该给我们留下了三个红利,这三个红利未来对应着非常好的产业的机会。
第一个红利在制造端,制造端一个比较大的机会就是,过去模组产业的大发展,产生了一批亿、亿的市值公司,五到十年快速地发展起来。
模组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会看到两个清晰的发展路径,第一个从纵向看,模组产业本土化之后,必然会培养上游的供应商,所以模组的上游材料、设备和芯片会获得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最近我们也系统化地拜访了很多做材料设备的公司,确实感觉到在这些领域中,他的进步的速度是非常超出我们的预期的。所以过去我们确实花了很多的精力在芯片行业,芯片行业无疑是重中之重,也是在各方面政策和产业环境发展下璀璨的明珠,市场有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