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贵在运通而不在补

《临证指南医案》:“六腑以通为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只有脾胃健运,脾胃之功能恢复,使脾升胃降,升清阳出上窍,降浊阴出下窍,脾胃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降。在治疗萎缩性胃炎时恪守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宗旨,针对肝郁脾虚,胃失和降,运用“通”为其总则。对脾胃病的临证治疗用药贵在运通而不在补,避免太过温燥、寒凉、滋腻。故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选用运通、使上下通行的胃炎合剂进行加减,以达到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止痛之效。药方:旋覆花10g、代赭石15g、杏仁10g、焦白术15g、橘红10g、酒黄芩15g、当归10g、白芍10g、鸡内金12g、炒莱菔子10g、佛手10g、砂仁6g。胃炎合剂由旋覆代赭汤加减而成,“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旋覆花下气除痰,逐痰水除胁满,降胃兼以平肝为君,以代赭石镇冲为臣,平肝降胃逆镇其虚气.旋覆花、代赭石合用有下气消痞、化痰宽胸降逆、潜镇肝气、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作用,两药配合,有升有降,通畅气机,有宣有化,祛痰消壅,适用于痰饮气结上逆。焦白术、白芍建中固本,使脾旺运血有力,加当归补血、活血,祛瘀生新,促进癌前细胞凋亡;黄芩酒炒苦降泄热、燥湿解毒以奏清胃热、祛湿邪之功,消除炎性感染;鸡内金、砂仁既养胃又消食,炒莱菔子通腑理气、消痞除满,推动肠蠕动以助消化;杏仁、橘红以祛痰湿散结气,以调畅气机,同时能纠酸,维持酸碱平衡;佛手宽胸散结。诸药以通降为本,佐以健中、活血、清热、助消化等,若脾胃气滞明显者,常适当重用佛手,加入玳玳花、玫瑰花等行气之物。出处:环球中医药年7月第9卷第7期赵卫国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肠胃健康调理,可加张老师,免费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zs/6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