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对于慢性胃炎的误解,你中招了吗

白癜风得治疗 http://m.39.net/pf/a_6113618.html

俗话说“十人九胃”,慢性胃炎无疑是消化科最常见的一个诊断了,几乎百分之百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会被诊断为慢性胃炎。同时这又是一种让人感到困惑不解甚至产生很多误解的疾病。我院东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高玉强总结了他在临床上关于此病的常见误区,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疑问呢?一起来看看~

得了萎缩性胃炎,迟早要变成胃癌吗?

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解。可能得益于网络的普及,很多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会将之与胃癌划等号,因此而忧心忡忡。

事实上,萎缩性胃炎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大约为1%)。只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并且伴有中重度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才大大增加。

很多患者问:所谓的“萎缩”是说胃缩小了吗?

“肠化”与“不典型增生”是什么意思?

萎缩并不是胃整个变小了,而是胃的粘膜层变薄了。“肠化”全称是“肠上皮化生”,通俗地说,就是胃粘膜细胞在长期的炎症刺激下发生某种形态上的变化,变得更接近于肠粘膜的细胞(必须切片化验,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不典型增生,又称为异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通俗地说,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胃粘膜细胞已经失去正常细胞形态,而接近于癌细胞的形态了(但还未变成癌细胞)。通常用轻度、中度、重度,以及低级别、高级别分别表示其接近癌细胞的程度。

慢性胃炎有哪些种类?它们与胃癌的关系如何?

临床上,通常将慢性胃炎分为萎缩性胃炎与非萎缩性胃炎,其区别在于是否存在胃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

一般来说,大多数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癌。发生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是进展到胃癌的最后一步。据统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生胃癌的机率约为0~23%,高级别者约为60~85%。

胃炎症状重,是不是说明炎症严重,发生胃癌的可能性就大?

不是。胃炎患者常会出现上腹胀、上腹痛、早饱、反酸、嗳气等症状。但症状的有无与轻重往往与胃炎的内镜下表现及显微镜下严重程度不符合。症状很重者可能胃炎程度很轻,而无症状者亦有可能进展至胃癌。

慢性胃炎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原因较为复杂。最主要的因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烟酒嗜好,胆汁反流,自身免疫,某些药物等均可能造成胃粘膜损害,导致慢性胃炎。

患了慢性胃炎,哪些因素可能加重病情?应该如何保养胃?

多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较稳定。但反复或持续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均为加重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的潜在因素。

水土中含过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微量元素比例失调、吸烟、长期饮酒,缺乏新鲜蔬菜与水果,经常食用霉变、腌制、熏烤和油炸食品,过多摄入食盐,有胃癌家族史,均可增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风险甚至增加癌变可能。

相应地,保养胃的主要方法就是清除幽门螺杆菌,祛除上述这些不良习惯。

萎缩性胃炎患者应间隔多久进行胃镜复查?

综合考虑病情以及患者方便、经济性,根据不同情况应遵循如下随访时间:

无肠化、上皮内瘤变者酌情随访复查;中重度萎缩伴肠化者1年复查胃镜一次;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每6个月复查胃镜一次;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确诊后需立即进行手术或内镜下治疗,切除病灶。

有没有什么药物可以防止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

很遗憾,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肯定地逆转萎缩性胃炎或防止其发展为胃癌。比较有益的是,清除幽门螺杆可以降低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比例。

有些研究认为,增加维生素C、微量元素硒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率。体内缺乏叶酸者,补充叶酸可能改善萎缩性胃炎,减少胃癌发生。

专家介绍

高玉强

东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年,在消化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断、治疗及抢救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内镜下各种诊疗技术,尤其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断,内镜下微创治疗(早癌ESD切除,粘膜下肿瘤挖除术)等。

青岛市医学会消化病学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卫生系统文明服务明星。

专家门诊时间:

周三上午

医院东院

内镜时间:

周二、周五

医院东院

供稿:东院病人服务中心东院消化内科

编辑:文化宣传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zl/80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