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对于养殖行业来说并不陌生,霉菌对整个养殖行业带来的危害及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对于家禽养殖来说也是如此,现在家禽所发生的很多疾病如鸡腺肌胃炎等都能看到霉菌的影子。年7月4日,在由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广东省畜牧兽医科技大会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黄淑坚就鸡霉菌毒素性腺肌胃炎发生特点及其预防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黄淑坚腺肌胃炎主要是由霉菌毒素中毒引起的黄淑坚老师认为,当前腺肌胃炎主要是由霉菌毒素中毒引起的,因此称其为鸡霉菌毒素性腺肌胃炎,是以霉菌毒素为原发因素或最主要诱发因素引起的霉菌毒素中毒的代表性病变。而不同原料、不同地区饲料原料所生产的霉菌毒素不一样,不同霉菌毒素有协同作用,单一毒素不超标也可能会让家禽致病。当前国内饲料和原料中影响家禽生产的霉菌毒素主要为呕吐毒素、伏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素、T-2毒素、赭曲霉素等,其中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是引发家禽腺肌胃炎最主要的元凶,但蜡样芽胞杆菌产生肠毒素也可引发腺肌胃炎。蜡样芽胞杆菌实际上是一种有益菌,常作为微生态制剂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但也有一些蜡样芽胞杆菌毒株可产生肠毒素,这些肠毒素与呕吐毒素虽有不同,但研究表明,蜡样芽胞杆菌在微生态制剂、发酵饲料和氯化胆碱有污染情况,人工口服后可造成雏鸡的腺肌胃炎、腹泻和免疫抑制。再说到鸡霉菌毒素性腺肌胃炎的特点,该病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发生,且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温暖、潮湿的季节。并且该病可发生于不同品种、不同日龄、不同性别家禽。家禽中,以鸡最为敏感,尤以白羽快大型肉鸡(如AA鸡、)最为严重。沿海地区(如广东、山东、福建、江苏、浙江)发病严重,其他地区次之,发病率可达20%~90%。会议现场如何辨别霉菌毒素性腺肌胃炎?与其他高死亡率禽病不同的是,该病一般不引起死亡或仅引起极少量死亡,主要导致残次鸡增多而被淘汰,并可引发免疫抑制。在家禽感染霉菌毒素性腺肌胃炎后,雏鸡、肉鸡临床初期体现为精神沉郁、畏寒、采食量下降、饲料报酬低等。一段时间后体现为患鸡消瘦,鸡冠和胸肌苍白,腺胃肿大、手感变软,切开可见腺胃乳头扁平甚至消失;或是腺胃手感变硬,切开见腺胃壁增厚、水肿,腺胃乳头肿胀、出血、溃疡等。而蛋鸡、种鸡患病后,患病鸡死淘明显增多,肝脏肿大、苍白、质脆,或肝破裂、体腔有血块。此外会导致产蛋率下降,蛋大小不一,蛋壳变薄,破壳蛋和软壳蛋增多,血斑蛋或霉菌蛋增多;种蛋受精率下降,孵化后期死胚增多等现象。那么霉菌毒素性腺肌胃炎不管在肉鸡养殖或是蛋鸡、种鸡养殖中普遍存在,我们又该如何鉴别霉菌毒素性腺肌胃炎?黄淑坚教授表示,可以从该病的特点出发,如出现以下症状可初步判断为霉菌毒素性腺肌胃炎:1、出现单纯肌胃炎。2、腺胃炎和肌胃炎同时存在,但腺胃肌胃交界处有溃疡。3、除腺肌胃炎外,肺脏有时可见霉斑,同时可能存在嗉囊炎、肠炎、肝变性坏死、脂肪肝、肝脆、破裂、肾肿大、尿酸盐沉积。4、不同品种、日龄家禽均能发生,主要侵害4天—60天龄鸡,18天龄鸡胚和1天龄也可见腺肌胃炎。天龄越小,病变越严重。5、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在高温潮湿的季节。然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传染性腺胃炎(腺胃传支)也会导致腺胃炎,又如何区别呢?黄淑坚教授指出,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传染性腺胃炎可引起腺胃炎,但一般不会出现肌胃炎,且没有季节性。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虽可发生在多种家禽,但主要侵害鸡,且发病天龄多为80日龄,肝脾肿大,肝、脾、心、肾表明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肿瘤结节或弥漫性肿瘤病变,法氏囊萎缩,各个组织可见空泡状淋巴细胞浸润。而传染性腺胃炎主要发生在15-50日龄,除腺胃炎外,其他器官病变不明显。会议现场源头防控,饲料把控是关键腺肌胃炎是消化道问题,与鸡的“吃”直接关联。防控该病,首先是要严把饲料原料选购,要选择优质饲料原料,尽可能新鲜、干燥。其次要防止和控制饲料霉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污染。引起饲料霉变的三个主要条件是温度、湿度和氧气,控制好三个条件之一,即可有效地防止饲料霉变。因此饲料要保证干燥,避免虫咬、鼠啃、磨压导致谷物表皮或外壳损坏,破碎籽粒应通过过筛除去。饲料保存中应改善贮藏条件,或添加防霉剂,控制霉菌污染,毒素检测不能超过我国最高限量标准。尤其在温暖潮湿的广东,霉菌污染和生长繁殖是无法避免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始终存在。而母鸡在采食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不但对母鸡造成影响,母禽体内蓄积的毒素也可以通过种蛋传递给下一代,能造成胚胎后期和1日龄雏禽出现肌腺胃炎。因此加入高品质脱霉剂和抗蜡样芽孢杆菌产品尤为重要。另外,水槽或水线污染是霉菌毒素性腺肌胃炎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还要改变一次性加料的饲喂加料方式,改为按时分多次加料。加强水槽和水线管理,及时清理水槽和水线污染。一旦发生霉菌毒素中毒,要及时进行治疗和改善措施,如切断毒源,使用脱霉剂吸附、降解毒素。此外可用鱼肝油、VC修复胃角质层溃疡,用保肝、护肝的中草药颗粒维护肝脏、肾脏生理机制等。来源:新牧网新禽况记者李嘉隆苏皖中
联系我们
报价、新闻爆料、投稿
金经理:P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