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享一点自己学习应用中医的体会,旨在给广大西医学中医,中医基础差的同学们一点鼓励。
我们中医基础比较差,很难对病情做全面的分析,因而临床常感心有余,力不足,我的体会是可以从比较简单的单病种疾病入手,不会加减,可以尝试原方,举一反三,不断进步。
体会一
比如,我第一次尝试使用中药是一个上腹痛的患者,烧心,查体上腹剑下压痛,胃镜是贲门炎,就直接小陷胸汤原方了,就是3味药,简单有效服药二剂全好,再付三剂至今未反。高兴之余,我重听了老师关于小陷胸汤的课,查阅了小陷胸汤的很多医案,知道他很重要的是个热化方子(寒化的呢,把黄连换薤白就是瓜娄薤白半夏汤了),并且是治本的方子。其实这个病人是碰巧作胃镜了,使我想到就用小陷胸汤。很多不愿做的,钡餐又能提供多少有价值的线索呢,医院的钡餐常常胃癌都会漏诊,那上腹痛,特别是剑下压痛的就不妨一试,碰到患者告诉我胃里像冒火似的,就想喝凉水的,就更没问题了。记得告诉病人有效一定再来拿,多吃几剂,可以“去根”,这也是我的体会,确实比西药复诊率低。此后还用它治过西医的反流性食管炎,胃炎,也治过心绞痛,当然都是单病种,初发的,效果都不错。
体会二
另比如老师的膀胱咳专方五苓散,开始我也只是选单纯咳嗽即尿裤的女性,西医要手术的,大部分地区还做不了,用了效果很好,一般3到5剂,药到病除,治得多了才知道,不止老年女性,有十几岁就得的,不是西医说的单纯盆底肌肉松弛的问题,就是咱中医的膀胱蓄水,一样药到病除。用得多了,随着对这个方子的了解加深,知道它还有广谱抗菌作用,抗凝降压,抗氧化应急,抗免疫作用,这些病一般较复杂,我还没敢用,但了解了这个方子,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中医功底的加深,有机会时,他自然会浮上你的心头。说到这里,又想起了我病房那个病人,糖尿病肾病或者更可疑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白蛋白也不是很低,利尿剂用的量很大,就是效果不好,总是水肿不消,患者因为经济和人力原因,医院,也不愿意做肾穿刺,回头和他聊聊,这是个五苓散很好的适应症啊,我注意过了,薄白苔,滑,脉缓,没有五苓散的禁忌症(虽然不见得用得上,现在习惯了望诊和脉诊,依此复习中医知识并尝试从中医角度理解疾病,跟着老师学汇通,呵呵,虽然门还没摸到,但是要不断摸啊)。
我是西医内分泌的,我们糖尿病人膀胱咳很多,以前怕抓独不全,不敢用,现在也尝试着用,血糖控制基本可以,没有严重并发症的话,原方仍可很好的缓解膀胱咳的,只是要慢点,要是合并症较多,效果就不好,我还不会辩证加减,一般三副无效就不再给了,但至少目前没发现什么副作用,这是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说借用老师的抓独法,从最简单处入手,融会贯通,边学边用边提高。
看我啰嗦这么多,西学的朋友们是不是有点收获?你们有什么好的体会和进步也都说说,在群里,我们常常看着中医的同学们分析病案,分享病例,学得如火如荼的,很有时候觉得自己好笨,中医好难学,但我也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样在不断进步,只是起点不同,方位不同,我们西学中的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思想和方法呢?期待你告诉我,我们告诉大家,让吴门学子没有一个掉队,更没有一个不出色!
我们是不是也需要点正能量呢!
点击下载,收获知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