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患者不用怕,胃炎详解等你看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药学部 叶佳龙

胃炎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人们常说“十人九胃”,也就是说十个人中九个人都患有胃病。

由于多数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因此很难获得确切的患病率,但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胃炎患病率大致与当地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平行,可能高于或略高于Hp感染率。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且一般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一、什么是胃炎?

胃炎是胃粘膜对损伤的炎症反应,根据病变形态可分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和特殊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指胃粘膜的急性炎症,多由于病原微生物或毒素、药物、急性应激、缺血及胆汁反流所引起;胃镜检查报告中可见提示为: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甚至溃疡等关键语句。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我国多数胃炎患者是以胃窦为主的慢性全胃炎,通常又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

特殊性胃炎包括化学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肉芽肿性胃炎、嗜酸细胞性胃炎、胶原性胃炎、放射性胃炎、感染性胃炎等。一般由化学性刺激、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史、酗酒史、结节病、免疫反应或者细菌(非幽门螺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引起。

二、胃炎的主要症状

1、急性胃炎特点

一般起病急,症状轻重不一。多于进食后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作。

导致急性胃炎的因素有很多,如化学性刺激(主要来自烈酒、浓茶、咖啡、香料及药物等)、物理性刺激(如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以及X线照射等),而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则是导致急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

急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疼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伴急性肠炎者可有腹泻、发热、脐周疼痛,严重者可导致脱水。

2、慢性胃炎特点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病变可发生在胃的一部分,也可弥漫到整个胃部。

一般进展缓慢,常反复发作;大多数患者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中年以上容易发病,并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的倾向。

三、胃炎的治疗原则

由于慢性胃炎发病率高,症状轻重不等,病因也各不相同,因此,它的治疗并无固定模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强调综合治疗。

大多数胃炎是由于机体胃肠粘膜受到药物和食物的损伤或粘膜抵抗力较差,还有的是因为受到胃酸和胃蛋白酶等物质的刺激,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粘膜壁损坏,继而引发病变。因此治疗原则为消除或削弱胃粘膜攻击因子、增强胃粘膜防御能力。

胃腔内有胃酸、胃蛋白酶、反流的十二指肠液等自身胃粘膜攻击因子,还可能接受经口、食道进入的酒精、刺激性食物、药物等外界胃粘膜攻击因子。胃粘膜处于炎症状态时,其自身保护机制被削弱。使用胃粘膜保护剂可增强胃粘膜的防御功能,促进胃粘膜的修复。

制酸剂可降低胃内酸度,从而为胃粘膜的修复创造有利的局部环境。同时,低酸可促进胃泌素的释放,通过胃泌素的营养作用,促进胃粘膜细胞增生,有利于胃粘膜自我修复。

胃的运动功能状态不佳时,可引起或加重慢性胃炎;反之,慢性胃炎也可影响胃运动功能。而且慢性胃炎患者的胃运动障碍可能存在相反的两种形式,胃动力低下者可表现所谓的“消化不良”,胃肌痉挛可引起上腹痛。因此改善胃的运动功能,增强胃动力,对慢性胃炎的治疗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审稿专家:医院药剂科张翠莲









































辽宁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tl/1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