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这种疾病,我们人群中很多人都会得,从中医角度讲,我们把慢性胃炎可以分为多种类型辨证论治,本篇文章重点跟大家讲讲,慢性胃炎应该怎么进行辨证论治?
从中医角度讲: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叫脾胃气虚,那么它有什么明显表现?
脾胃虚弱型的慢性胃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消化功能降低,中医叫面色焕白,就是萎黄,看着蜡黄,黄是属于中医的脾胃的主色,黄色说明他脾胃虚弱;他平时会感觉到困倦乏力,另外,还会有大便溏泄的情况;个别人还会出现胃下垂、肛门下垂这些症状。平时总会消化不良,不想吃饭,吃了以后胃部饱胀,有支撑的感觉。
他的舌看起来舌边都有锯齿状,就是中医讲舌有齿痕,舌淡,颜色偏淡。正常人舌颜色是淡红色,慢性胃炎的人他的舌颜色很淡,淡白色,然后舌苔很少,苔薄白,另外,给他搭脉的时候,脉虚弱无力。
那么如果有这些症状,毫无疑问,他就是属于典型的脾胃气虚型的。
中医认为我们身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来的,所以脾胃是后天之本。
但是由于种种的不良习惯,包括饮食不规律、吃的太过于肥腻、忧思过度、暴饮暴食、或者吃饭饥饱不均,这些都可能伤到我们的脾胃。
所以中医常说,脾胃不好百病生,很多疾病都会从脾胃不好的那一刻开始。
脾胃气虚中医调治的关键就是要补中益气,要想有比较好的健脾益气的效果,可以选用一些中成药,像我们常用的香砂养胃丸,人参健脾丸,这些药都可以达到很好的调理效果。
第二个类型,就是脾胃虚寒型的。
脾胃虚寒就是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节,经常吃生冷的伤了脾胃,导致寒气中阻,然后出现胃脘疼痛。一般这个疼也不是很剧烈,但会长期持续性的绵绵不竭,有隐隐作痛的这种疼痛感觉,然后他喜欢热,比如用热水袋暖一暖,它就舒缓一些;用手捂一捂它就舒缓一些;喜热怕冷,按一按它就舒服一些。
然后摸他的手脚,手脚都是偏凉的,这是虚寒之象。
有上面我们所说的这些情况,那这个人就属于脾胃虚寒型的慢性胃炎。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中医去调理的关键就要温中散寒,常用的中成药像良附丸、温胃舒胶囊,另外还有像中成药温胃散。
就以上所说的这些,都是偏温热的、温中散寒的中成药,对这种类型的慢性胃炎效果特别好(因每人体质有差异,以上所有中药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所以,慢性胃炎调理的关键还是在于脾胃的保养,要做到脾胃健康,首先要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养护脾胃也要时时刻刻心里有个念头,做好早预防,早调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