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正当时,医院的ldquo

顺时养生的奥秘

—健康科普—

又到了一年一度冬病夏治的好时期——三伏天,医院年三伏贴首贴时间是7月18日,别忘记打电话咨询呦!

冬病夏治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疗指导思想。中医重视生命与天地自然的联系,主张“天人合一”,人体阴阳和自然界阴阳变化是相一致的,人应在春夏时节保护体内阳气的生长,以顺应自然阳气的生长;在秋冬之时保养人体的阴气,使体内阴气得以收藏。顺应天时,调护身体,即是“顺时养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阳中之阳,三伏天不仅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腠理开泄,皮肤松弛,毛孔开张,经络气血趋于体表,运行流通充盈。如果此时在体表穴位敷以温热刺激、辛香走窜的中药治病,或行灸法,药物能够得到很好的吸收,随着经络到达病变部位,最大限度地鼓舞阳气,驱散体内积寒,疏经络气血,理阴阳,调脏腑,从而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者彻底根治疾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运用。

1

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1妇科疾病

痛经、慢性虚寒性盆腔炎、宫寒不孕、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

很多女士有痛经的经历,而且比较瘦弱、脸色苍白、月经量少、颜色淡,一般在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按小腹疼痛减轻,如果腹部暖和,疼痛也会减轻,比较适合冬病夏治。

2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咳嗽、体虚易感冒、慢支、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者。

不少哮喘病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到冬天,哮喘反复发作,症状加重;到了夏天,症状明显减轻。哮喘“冬天重夏天轻”正是它作为典型“冬病”的主要特征。要治好哮喘,应该在夏季阳气最旺、人体气血经络舒畅、皮肤腠理宣泄时抓紧治疗,最大限度地驱风祛寒,让人体备足阳气,到冬季时才不易被寒邪所伤。

3骨关节疾病

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增生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疼、痛风、肩周炎、腰间盘突出症、增生性脊椎病、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等。

无论是风湿性关节炎还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里面都统称为“痹证”,其原因主要由于正气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于经络、关节、肌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发为痹。对于风湿病来说,一方面夏季来临,阳气充沛,外界风寒之邪大为减少,症状相对减轻。另一方面夏季湿邪较重,又增加了人体感受湿邪发为痹证的机会,所以风湿病患者在夏季既要抓住时机,积极治疗,又要提高警惕,预防患病。 

颈肩腰腿痛大多是因为人年纪大了或者姿势不当造成颈部和肩部气血运行不畅。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颈部血液循环加快、肩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神经复苏活跃,正是治疗骨伤病的最佳时机。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带走骨头软组织附近的“垃圾”,消除骨刺、水肿和炎症。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有利于骨关节的复位;神经复苏活跃,有利于疼痛、发麻的消除。

4消化系统疾病

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慢性胃炎、胃溃疡适合冬病夏治脾胃虚寒导致的胃痛,最适合在夏天治疗。适合脾胃虚寒的人。表现为疼痛隐隐,精神疲惫全身乏力,脸色苍白。不想吃饭,吃得很少。一吃冰凉的东西胃痛加剧,喜欢喝热饮。大便烂,手脚冰冷,胃痛时用手按住可减少疼痛。

5儿科疾病

气管炎、肺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鼻炎、久咳、厌食、胃炎、腹痛、遗尿、腹泻、脑积水及体虚易感冒者。

6亚健康调理

免疫力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病症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和不同的穴位,在每一伏进行针对性的防治。

2

冬病夏治有哪些方法?

三伏贴

★三伏贴古称“天灸”,天灸是灸法之一,出自《针灸资生经》。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疱的治疗方法。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肤有类似艾灸的反应,并且作用也非常相似,故名为天灸。早在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已有夏月三伏中药外涂治疗寒哮的记载:“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因其疗效显著,一直沿用至今。如今的三伏贴主要组成有白芥子、细辛、肉桂、延胡索等温热性药物,根据不同的病症,贴于相应腧穴上,遵循“寒者热之”的治疗思路,达到驱除寒邪,鼓舞正气,培补阳气,从而预防寒性疾病的目的。

3

注意事项

●贴敷时间:

每次贴药2-4小时,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

●注意事项:贴敷期间,慎食辛辣、海鲜、羊肉、蘑菇等发物。忌烟、酒、生冷、油腻之品。多饮水;贴敷当日不宜游泳;注意皮肤清洁。若出现贴敷部位若出现水泡是正常现象,可以增强疗效,疱破后外擦美宝湿润膏,未破时擦炉甘石洗剂,4~6个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待水泡消退后再洗澡。贴敷后局部皮肤往往有痒、热、微痛感觉,甚至少数病人局部可出现水泡,或在皮肤上留下中药色素的沉着,或局部皮肤微红、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为了保证疗效,而又避免引发感染,若敷药处皮肤有灼热、疼痛、刺痒难忍时,应及时取下药膏,并用清水轻柔洗净,严禁抓挠,或搽烫伤软膏,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严重红肿、水泡等重度反应,医院皮肤科就诊。患有严重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疾患;或皮肤有破损;或对贴敷药物过敏者,不宜敷贴。

4

三伏贴的好处

在夏季敷贴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5

禁忌人群

有过敏性湿疹、荨麻疹等皮肤问题的人也不适合贴,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皮肤疾病者禁用敷贴,因为三伏贴的药物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

今年三伏的时间是:

头伏:7月16日至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至8月4日

闰中伏:8月5日-年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

医院中医科传承古法,开展三伏贴伏日冬病夏治活动,广大患者可在中医科门诊免费咨询。

咨询电话

中医科(办):-

王国成(个):

贴药地址

医院门诊三楼中医科—END—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fl/5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