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最近治疗慢性胃炎较多,各种类型,整体来看,中药治疗慢性胃炎有一定优势,无论是改善症状,还是改善胃镜检查或病理。尤其是慢性胃炎初期,中医药尽早介入,优势更加明显。但是许多患者初期都是西药治疗,反复折腾,最后无奈之举才看中医。所以,任何疾病在最初就应该打听一下,此病是否可以中医治疗,这样能少走许多弯路。
最近接诊的这些慢性胃炎,几乎都是经过长时间西药治疗而疗效不理想的。极少数没有经过西药长期治疗,这类患者一般见效更快,疗效更好,举一个病例如下。
患者嗳气,胃胀多年,没有经过系统西药治疗,伴有口干、恶心、腹部发凉、乏力、腰酸等症状,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腻,脉弦细。整体来看,这个病人没有经过大量长期西药治疗,脾胃正气尚可,于是采用辛开苦降、行气和胃、温阳补肾的思路。处方如下:
干姜3姜半夏6黄芩6太子参10
黄连3炙甘草3厚朴10大腹皮15
陈皮6紫苏叶6云苓10胡芦巴12
五副水煎口服
五副药后,所有症状大减。个人经验教训,遇到慢性胃炎患者,往往患者描述的不适症状很多,尤其是许多长期胃病患者都伴有精神的紧张焦虑,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自述身体各种不适。一般的医生都想着用大剂量、多药味先把症状缓解,快速让病人看到症状缓解,尤其是我们这些在体制外行医的,本来平台就不行,所以得到患者认可格外重要。
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大剂量用药有时效果并不好,反而轻灵的药方反而效果更好,药费也便宜,何乐而不为。个人理解,大剂量中药本身就能加重胃肠负担,有时反而不利。比如一个快饿死的人,浑身没有力气,如果你给他半斤粮食,他能够拎回家做成食物吃了,然后有力气了。如果你直接给他一麻袋粮食,斤,估计他还没扛回家就累死过去了。
当然,并非所有胃病都用轻灵方子才有效,关键是仔细琢磨分析,做到恰如其分最好。该用大剂量,也要放开手脚,这样才有好疗效。但是,我也遇到一些病人来看胃病,自述前面医生的药越吃胃越难受,并非辨证出了差错,而是剂量太大,脾胃无法克化所致。所以遇到此类患者,能用小剂量就不用大剂量,这不仅是降低患者费用,也不仅是保护患者脾胃,最主要的是保证患者疗效。
更多干货文章,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