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中茶博学习中国茶名山名村的名茶

清明到,雀儿噪,踏青节里春光俏。

柳叶长,杏花闹,却是绿野晴天到。

杜鹃红,采茶忙,茶园香气春醉倒。

清明前后,阳光明媚,天气晴好,正是骑火茶采制最忙的时候。在中茶博工作了近30年的金建公老师是地地道道的双峰人,无论是对当地的历史背景还是地理环境都是非常地了解,今天他将带领我们走访双峰村和茅家埠村。

南北高峰高持天两峰相以不相连

提起双峰,大家想到的就是西湖十景之一——双峰插云。两山之巅即南高峰和北高峰,地势高耸俯瞰西湖,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

双峰村地处南北高峰之间,三面环山,四周有鸡笼山、吉庆山、棋盘山、天马山等,犹如五指山的手掌心位置。

南高峰、北高峰,是古时候西湖群山中喧盛一时的佛教名山,山顶都建有佛寺、佛塔。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时隐时显,自西湖舟中远观,景观独标一格。初唐以后,禅宗兴起,佛教势力逐步向山林发展。杭州多山,正合禅门“清修”的环境要求。于是,出家人托钵曳杖便到了这里,数百年里,群山间梵宇琳宫,香烟缭绕。直到今天,杭州的千年古刹,几乎全都屹立山中。

“前卫”的双峰茶村

金老师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双峰村的发展是很前卫的,当时城市建设还不发达,双峰村已经处在新农村建设当中,时兴建造二层小楼房。他还提到双峰村是当时杭州郊区最早通电并使用电灶炒锅炒茶的村落之一。

双峰村也是盛产西湖龙井茶的核心产区之一。根据史料记载,在20世纪60年代西湖龙井茶曾经出现过低迷时期,龙井茶区茶叶收购平均价低于全省水平,这种反常现象严重挫伤了茶农的积极性。在年6月,杭州市在西湖双峰(大队)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茶叶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在重点产茶公社和大队实行“以茶为主”的方针,确立了茶叶生产在全西湖区农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年,双峰村还开始了茶园喷灌工程。自此西湖龙井茶的生产走向现代化、科学化。

中茶博与双峰村

双峰村依山临湖,连接杨公堤、花港观鱼、于谦祠等西湖著名景点,四周有各色民宿、茶舍、餐厅等,是名副其实的景中村,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也坐落于此。

20世纪80年代初,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政府对城市建设、文化历史、旅游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作了重要指示。年,开始筹建中国茶叶博物馆。随后,经省市领导和专家反复考察与论证最后将中国茶叶博物馆选择建在双峰村。西子湖边、山水秀丽、林木葱笼,龙井茶产地、双峰插云的龙井路,一眼看去,是终年苍翠欲滴、漫山遍野的茶园。年下半年,经过紧张的前期准备,中国茶叶博物馆主体工程在龙井茶乡——双峰破土动工。双峰村为了支持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也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中茶博倚山而筑,四周茶园簇拥,以红瓦为主、与绿树逶迤连绵、碧绿青翠的茶园相映成趣,具有万绿丛中几点红的特色。建筑主体由几组错落有致的建筑组成,以花廊、曲径、假山、池沼、水榭等相勾连,营造出富有田园风情和诗情画意的江南园林韵味。对于双峰村来说,有了中国茶叶博物馆,村里也显得茶文化韵味十足。

溪流潺潺映笑颜青山掩映碧波中

说到景中村,那就一定要说茅家埠。茅家埠村东临杨公堤,南靠丁家山、五老峰,北依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包括茅家埠、翁家桥以及大小麦岭一带。湖畔杨柳低垂,芦苇摇曳,绿荫丛中散布着幢幢充满民俗风情的楼屋,眼前不由一亮。

“茅家埠”这个名字,源自明清。据《武林旧事》记载,旧时在此居住的大多是茅姓人家,以采茶养蚕为生,所以命名为“茅家埠”;又由于这里是前往灵隐寺上香的香客们弃舟登岸的码头,这一带因此商埠云集,酒肆茶楼林立,热闹至极。

什么叫“湖地茶”?

沿着中茶博后山小径一直走,金老师带领我们来到茅家埠的茶园,问小编:“知道什么叫‘湖地茶’吗?”

他说:“茅家埠的地理环境,相对于翁家山、满觉陇、梅家坞等地的茶园,特点显而易见——地势低平,靠近湖畔水源,土壤既不是砂岩壤也不是黄泥壤。这是由于当地人在疏浚湖道时,将挖上来的淤泥堆积起来,并在上面种植茶树,所以这里产的茶叶又可称为‘湖地茶’。”

上香古道

茅家埠自古就以两“道”闻名:一为香道,二为茶道。茅家埠是“上香古道”的起点,每年香市成千上万的香客从杭嘉湖坐船而来,上香古道是香客的必行之路,据说以前乾隆皇帝去天竺,也是坐船到此上岸,一路步行前往。

过去的上香古道从茅家埠码头开始,少说也有三里长,一直通到灵隐。古道中间铺着一米多宽的青石板,时间长了,被香客踩得锃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古道慢慢废弃了,新修的上香古道,照样铺就青石板,搭配两旁白墙黛瓦的庭院,相得益彰,算是保留了古朴的味道。

上香古道旁,还有杭州鼎鼎大名的织锦商人都锦生的老宅子,旁边就是都锦生丝织厂旧址,里面摆放着老式的织机。静谧的老宅,和门前的青石板路一样,已看不出丝毫当年商埠云集的喧嚣景象。

沿着下茅家埠的石板路继续朝前走,翻过玉涧桥,人声渐远,清静自然,非常适合举家出游。

茅乡水情

沿着中茶博双香径向吉庆山方向走,远眺,便能看见西湖和茅乡水情的景致。

茅乡水情有卧龙、隐秀两桥与西里湖水面贯通。一片开阔的水域,一阵和着芦苇清香的味道,远处是烟雾飘渺的青山,亭台水榭错落有致,构成一幅令人陶醉的水墨画;一群白鹭时远时近地飞着,和水面上的一叶叶扁舟相映成趣,成为这幅水墨画的动感点缀……这就是桃源仙境般的茅乡水情,透着一种质朴与野趣。

景中村的优势

在这些景中村里,不用担心没地方喝茶吃饭,一路上都可见农家乐和茶舍。有些店家在门口摆出水桶,请游客免费喝茶;有些农家乐的桌椅直接摆在湖边,风光尽收眼底,坐一天都不会觉得累。

让我们在视频中感受下景中村的恬静与美好吧!

骑火茶,一年之中最有滋味的茶,

如果有空就一起相约,

不论悲喜,不争朝夕,不叹时光,

只在一起喝一杯西湖龙井茶。

参考文献:林子远《龙井茶区大事记》(~),见李大椿主编《西湖龙井茶·龙井四十年》,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年1月第一版

中茶博数字展厅

来源:中国茶叶博物馆

文字:王乃英朱阳

图片:薛晨飞文字研究者

编辑:陈志华范雨涵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_china

新浪微博: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zs/9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