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5年,总好不了这样调理才有好气色

患者故事

“急死了急死了!”贫血五年,为何好不了黎女士是美术馆的一名研究员,有贫血、乳腺肿块病史,近来常感头晕,无法专心工作,怀疑贫血加重,故前来就诊。只见她面色萎黄,身形瘦削,肌肤干涩,毛发不荣,有典型的贫血体征。其自述,稍事运动,便气短气促、心慌不已,同时睡眠不深,月经量少。检查发现,黎女士的贫血,着实不轻。一般情况下,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浓度只要低于克/升,即为贫血,而她的血红蛋白浓度,已经掉至69克/升!黎女士张口一个“急死了”,闭口又一个“急死了”。她很无奈:这些年,高含铁食物每天都在吃,铁剂补了,药也服了,甚至输过两次血,但病情总反复。除此之外,她食欲不佳,消化也不好,常感腹胀、嗳气,有时还会腹痛腹泻。西医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中医辨证,其舌淡苔黄、脉弦细,诊断为脾气虚、肝郁热。黎女士服用我所开四服中药后,头晕、心慌、腹胀症状消失。复诊时,气色明显好转,自述胃口变好,身体也有力了。继续开具三服中药巩固。我提醒黎女士,贫血的治疗,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疗效能否持久,关键还要看患者能不能坚持遵医嘱。

专家作者:刘长波

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

治疗缺铁性贫血,补铁剂有用吗?有,但在中医看来,治标不治本。因为,脾胃才是血之母。脾胃的主要功能,是对饮食的受纳消化与吸收,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称为“后天之本”。《内经》有言:“中焦(脾胃)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所以,脾胃强盛,则血气旺;脾胃虚弱,则营养失调,贫血加重。临床所见,贫血患者除去患有出血性疾病、外伤出血等原因外,也多数都有脾胃问题。正如黎女士的消化不良,西医诊为慢性胃炎,中医认为,就是脾胃虚寒过了头。所以,治贫血,必须调理脾胃。脾胃调补好了,益气养血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说句实话,按黎女士这样的病情,若换作别人,是要扶着墙来的。为何她人还挺精神?这便与情绪有关了。她是个急性子,情绪亢奋,而亢奋恰恰会掩盖病情。情绪的波动,如焦虑、激动、烦躁、忧郁等负面因素,属于中医所说的“肝郁”“肝火”范畴。肝气不畅,肝郁化火,可导致脾胃失调,如肝气犯胃、肝胃不和等。同时,肝失疏泄,会影响血气的流通,不利贫血治疗。所以,治贫血,也须平稳情结。如果情绪能稳定,黎女士的病情也能更稳定。黎女士还喜欢喝茶,且在空腹时,爱喝浓茶。喝茶虽有诸多好处,但茶性多偏寒凉,素有肠胃虚寒的人不宜饮用。尤其是胃病患者,空腹饮用浓茶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病情加重。浓茶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及铁元素的吸收,引起贫血。女性天生阳气就弱于男性,而且每月都不能少的月经,会导致大量蛋白质及铁元素丢失。如果还像男性一样,终日以茶代水,终会喝出问题来。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不听医嘱,不加保养,那么,良药也罔效。

给贫血患者的“养血食谱”

●淮山健脾养血粥淮山、枸杞子各30克、生姜2片,煮粥,调入乳酪,适量食用,每周2~3次。功效:可健养脾胃,补养气血,增强体力。●贫血而情结焦虑者——百合猪肝汤百合30克、姜2片,猪肝适量,水煎、调味服用。功效:可补血安神,解郁养肝。●体质偏寒的贫血者——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0克、生姜五片,羊肉适量,煎汤服用。功效:温补气血,女性经后、产后均可服用。●更年期贫血者——清炖二胶汤阿胶、鹿胶各10克,姜2片,瘦猪肉适量,隔水炖一小时,调味饮用。功效:能温补脾肾,营养气血。

记者

徐颖编辑

谢晓

-《中国家庭医生》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zs/8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