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知识丨远离腺肌胃炎的困扰

腺肌胃炎,国外又称“矮小综合征”,是多种病原和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结果。夏季由于温度高,湿度大,加之鸡群采食不积极,饲料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长,霉菌及其毒素污染严重,腺肌胃炎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更加突出,对养鸡场造成的损失更大。

一、腺肌胃炎的临床表现1、体重、体型:体型小,体重轻,与正常差距大,所谓的“祖孙三代”,握在手里,没有强有力的肌肉,也没有圆润的肥度,能明显感觉一层细膜将各个骨骼连接在一起。2、头部:鹰头状,有人形容“尖嘴猴腮”,喙青白色,头颈部绒毛更换较晚。3、羽毛:杂乱,健康鸡羽毛按照生长方向向下或向后层层紧密排列;腺肌胃炎鸡翅膀大羽片(主翼、副翼、覆主翼、覆副翼)毛纤维彼此不黏连或部分裂开,留有较大空隙,个别严重鸡只覆主、副翼羽与翅部平面垂直。4、腿、爪:青白色,无健康鸡的嫩黄色,细、干瘪,典型的“皮包骨头”。5、粪便:细、黑、干,长条状,有人称为鱼肠粪,有人称为蚯蚓状;有时在发病的早期和康复后出现过料。6、形态表现:怕冷、缩脖扎堆,呆立低头闭眼昏睡,似在观察自己的嗉囊状,易神经质,人去抓时,会以极快速度穿梭于鸡群空隙和大鸡两腿间逃走,死亡鸡头部弯曲向下,有的头部伸入笼底网眼内,平养的头部扎在垫料里。7、采食、饮水:将大颗粒饲料勾出槽(桶)外,专挑细小饲料,使用2#,3#饲料表现突出,造成饲料浪费,有的鸡出现在料槽吐水,污染饲料,夏季突出。二、腺肌胃炎的病理变化1、腺胃肿大如乒乓球,腺胃壁水肿增厚2--3倍,剪开腺胃,变硬发脆,腺胃乳头普遍出血,严重者连成一片,有的形成假膜,分泌液清亮,无饲料食糜,肌胃变化不一定。2、肌胃炎:肌胃角质层龟裂,糜烂,呈火山口式爆发,肌肉层有的出血,角质层与肌肉层连接紧密,腺胃变化不一定。3、另种肌胃炎:角质层溃烂,与肌肉层脱落,肌胃肌肉层多数出血,腺胃正常。4、腺肌胃炎:就是腺胃和肌胃的病变同时存在,也是临床上见到的最多的情况。5、黑腺胃:腺胃肌肉变黑色,浆膜比粘膜面明显,一般不归类于常见腺肌胃炎中,其病因、病机、治疗与上述也不同,在此一并述及。6、在腺肌胃炎的病例中,一般都伴有胸腺、脾脏、法氏囊的萎缩,肠道出血现象。三、腺肌胃炎的发病因素

腺肌胃炎是多病原,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家共同认为是一张拼图,拼块越多,发病越严重,其中免疫抑制病和霉菌毒素占主导地位。

1、在网状内皮增生症(REV)、鸡贫血因子(CAV)、腺病毒、呼肠弧等免疫抑制病存在的情况下,抗病力极差,这些病基本都是垂直传染病。其他病原乘虚而入。

2、流感、传支、新城疫等病毒进入。

3、在霉菌或霉菌毒素存在时,发病。

4、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梭状芽孢杆菌共同起破坏作用。

5、随不利管理因素增加而加剧。

总之,在免疫抑制情况下,各种病原都有可能存在,之所以列出上述病毒与细菌,是因为这些病原普遍存在的缘故。

四、腺肌胃炎的发病日龄及危害

腺肌胃炎的临床发病在7—20日龄期间,人的发现主要根据大小鸡分化和粪便异常判定,这明显具有滞后性,真实的发病早在2—3日龄已开始,20日龄后呈隐性发病,危害性相对较小(生长速度慢,料肉比高);腺肌胃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季由于高温高湿最为严重。腺肌胃炎严重的鸡群,均匀度差,淘汰率极高,料肉比高,出栏体重小;虽然腺肌胃炎本身不造成鸡群死亡,传染性也不强,但由于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霉菌毒素本身也造成免疫抑制),患腺肌胃炎的鸡只采食量极少,对疾病的抵抗力极差,ND、IB、AI、支堵、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坏死性肠炎等疾病容易发生,饲养难度极大。

五、饲养管理对预防腺肌胃炎的意义防重于治,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防治腺肌胃炎最好的良药。1、严把鸡苗关:腺肌胃炎有垂直传染的因素,杜绝此类鸡苗进场。实际操作中,又面临着很大难度,之前没有,现在有,以后又没有的情况经常发生,大公司的种鸡场很多,这个场有,那个场没有,其他人怎么知道?没有此类病的鸡苗别人订没了,自己总不能一直空场吧!再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养殖户大多是屠宰场的合作户,鸡苗订货由屠宰场操作,养殖户没有太多自主权。重视一日龄雏鸡的解剖工作:到场后的路途死、弱雏肯定有,一般也不解剖,解剖基本都是脱水、脐炎、细菌感染、尿酸盐沉积,没有什么指导价值。但是,看看腺肌胃,当肌胃角质层出现黄褐色、似烙烧状条纹时,这样的鸡群暴发腺肌胃炎避免不了,也提示我们,及早采取措施,能减少损失。2、严控鸡舍消毒关:腺肌胃炎是一个拼图,减少一块,就能减少发病的几率和程度。造成腺肌胃炎的各种病原,既有垂直传染的因素,又有水平感染的发生,做好环境消毒和鸡粪处理,是容易且有效的一条重要措施3、饲料的品质要保证:腺肌胃炎的发生,霉菌及其毒素充当着重要角色,饲料又首当其冲,近几年来,由于粮食价格偏低,种粮积极性不高,收割和贮藏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成本,玉米的质量普遍下降,饲料原料使用中豆粕的质量较高,但棉籽粕、菜籽粕、葵花粕的霉菌污染相当严重;饲料的运输、贮存和使用,夏季量不宜过大,要保存在通风透气的环境中。4、加强饲养管理:是鸡场的主要工作,如果说鸡苗和饲料自己未必有太多的知情权和自主权,那鸡舍的消毒和饲养管理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饲养管理既是预防该病的必须措施,又是提高增重,降低料肉比,获得效益的重要手段。a.温度与湿度:通常大家公认的起始温度是32--35℃,然后稳步下降,具体到个人,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喜好的温度,如有人初始33℃,有人35℃;暂且不谈其他条件,夏季和冬季温度能一样吗?中医认为夏季阳气盛,具体就是地面、笼具、墙壁,包括进风,不存在冷的问题,故而比冬季低1--2℃是合适的。湿度由高到低逐步过渡,尤其前三天一定要高,我们也是太惧怕呼吸道病,而一味强调加湿,有宁高勿低的理念;湿帘的使用,是湿度加大的另一个原因,用开--停循环模式,能将这一缺陷降到最低。高温高湿与霉菌的生长繁殖正相关,与体感温度值正相关,除了霉菌、其他病原外,超过舒适体感温度之上的热应激,也是鸡群抵抗力差,易发病的一个原因。b.饲喂合理化:第一:少喂勤添,一次不要加料太多;第二:匀料净槽:有人固执地认为,假如净槽鸡群采食一小时,不净槽吃料不过多20分钟,差距不大。事实上新料覆盖旧料,鸡也有分辨能力,旧料的大部分会保留2--3个轮回或更长时间甚至挨饿也不食。第三:控料:主要目的是减少猝死和后期采食量下降问题,但同时采食速度明显加快,短时间吃进大量饲料,胃肠容积扩大,消化液集中分泌,增强了消化能力,锻炼了胃肠功能;控料期间嗉囊、腺肌胃、肠道内残渣和废物及时、彻底排除,减轻了消化道的负荷和毒素的侵袭,对提高抗病力和预防腺肌胃炎效果明显。c.控光:睡眠是生物的基本生理需求,剥夺是非人道的做法,必然是一种应激。夏季白天因温度高采食少,有人就把希望寄托在夜间的补偿上,事实上夜间采食量也大,但也不是整个夜间都在采食,正常的关灯,不影响采食量,关灯前半小时是个采食高峰,合理的控光,能提高鸡群的免疫力,也具有控料相似的作用。d.卫生与通风:减少鸡舍的发霉味、鸡粪的氨味、死鸡的臭味。注意通风的死角,更要注意加大负压造成的强气流(尤其夜间和水帘)直吹部分鸡群。e.水线的清洗与消毒。f.尽早分笼或扩群:利于散热和改善局部环境。5、尽早淘汰无饲养价值小鸡:由腺肌胃炎造成的明显小鸡,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白浪费饲料,给管理造成难度,并且易感染其他病原,造成整群发病,应尽早淘汰,不要因鸡苗价格贵而心慈手软,从而加大损失。

◇根据不同类型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a.霉菌毒素是造成腺肌胃炎的直接原因,当鸡群出现口腔溃疡,吐水,嗉囊有假膜或白色点状真菌感染时,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zl/8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