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车是一种驾驶室后方设有无车顶货箱,货箱侧板与驾驶室连为一体的轻型载货汽车。
在近几十年的战争中,皮卡车和战争、冲突联系在了一起。比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候,以色列就征用了不少皮卡车作为运输车辆,而近二三十年的地区冲突中人们看到了更多皮卡车的身影。
在一些记录战争的纪录片中,画面上到处都是皮卡,各个国家各国牌子的皮卡车混在一起,甚至比专门用于作战的车辆还多,那么这种民用车为何会化身战场上的军车呢?
乍得皮卡军团重创利比亚军队年利比亚和乍得之间的战争是皮卡运用的一个巅峰,甚至这场战争都被人们“皮卡战争”。
八十年代时任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不承认乍得总统哈布雷,并且占领了乍得北部地区。
哈布雷于是两国大打出手,乍得军队集结四千人,装备着大量皮卡车,向利比亚驻乍得的通信基地发起进攻。
乍得的皮卡车上装备着不少法德联合研制的米兰反坦克导弹,利比亚的坦克并不先进,被乍得打得丢盔弃甲。
利比亚损失了七百八十四人和一百多辆坦克、装甲车,对于利比亚来说这些损失可不小,乍得方面只损失了五十人。
年月,乍得还是按照原来的打法进攻利比亚重兵驻守的军事基地。别看利比亚财大气粗,面对乍得这么土的军队还是不敌。
乍得人员方面,一千七百多人阵亡,三百人被俘虏。装备方面利比亚六十多辆T-62、T54被击毁,26架苏-22、米格-21、米格-2和幻影战斗机被击毁。
在年乍得和利比亚的战争中,利比亚损失七千五百人,各种装备损失和基地被破坏总计十五亿美元。
这个损失对利比亚来说不是小数,这个国家总共才有七万军队而已,占十分之一左右,损失的装备数量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国的军队了。
这场战争并非都是皮卡的功劳,首先卡扎菲并没有能够在军队组织性上作出改善,导致全军迟迟无法达到职业化标准。
再有就是乍得军队在自己的国土上作战,熟悉地理,故而取得大胜,但皮卡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皮卡车为何能成为战车谈到皮卡车为什么能化身战场上的战车,我们可以提到两款武器,它们身上就能找到皮卡车在战场上受欢迎的原因。
Sd.kfz.一个是二战时期的德国Sd.kfz.,总共生产了一万六千辆,是德军大量装备的装甲输送车之一,一个是AK-47。
Sd.kfz.从外形上看和皮卡车有那么点相似,前面有人驾驶后面有个露天货箱,它们都能被在战场上大量使用有一个共同原因,那就是实用。
它们既可以作为支援保障车,又可以作为武器平台。
它们可以运兵、救人、睡觉、运输物资、牵引,还可以装上所处时代的各种武器,机枪、火箭筒、火箭炮、无后坐力炮,甚至士兵可以站在上面直接抱着步枪来回扫。
它们的优点就是你装上什么东西就是什么车,装上机枪就是装甲车,装上多管火箭炮发射架就化身“喀秋莎”,装上无后坐力炮就变成自行火炮,装上通信设备就变成了通信车,装上侦察设备就是侦察车,拉上地雷和炸药包就可以布雷。
随着武器的发展,皮卡可以携带反坦克导弹打坦克,可以带大口径机枪、高炮、肩扛式导弹打低空飞行的直升机。
为什么要提AK-47呢,这把枪和皮卡车都很火也有一个共同原因,简单好用。AK-47之所以那么火,不是因为它有多好有多先进,不然各国还生产其他先进步枪干什么。
那些没有能力研制先进武器的国家或者武装没有太多选择的情况下,它就是最好选择。
它们的士兵或者武装人员军事素质不高,不会保养、没啥文化,那肯定这种抄起来就能打的武器最受欢迎,稍微有能力的还能照猫画虎仿造。
皮卡车也是同样的道理,它比装甲车和坦克容易弄到,也更容易操作,因为它本来就是民用车,和先进的军事武器相比肯定是皮卡车更容易保养。
作为民用车,它的数量肯定要比军车数量庞大,有些国家征用皮卡,或者有些国家战争期间动员民众作战,短时间内就可以集结大量皮卡车。
皮卡车虽然防御力不如坦克,但是它比坦克省油、跑得快,让经费有限的军队实现拥有低成本的摩托化部队。
皮卡车的低成本是挺气人的一点,如果用造价高昂巡航导弹、反坦克导弹炸坦克,就算里面没人也划算。
如果去炸那些用得旧的不能再旧的皮卡车,那就亏大了,一个国家民用车的数量怎么也要比坦克多得多。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现代武器装备发展给了皮卡车显身手的机会。如果在二战时期,能搭载的武器很有限,无非就是轻型火炮、机枪、反坦克步枪、火箭筒,不可避免地和坦克近距离接触,如此便必死无疑。
现在有了反坦克导弹,射程超过坦克炮,不必正面硬刚,皮卡不扛揍的弱点也就不算事了。
年利比亚军队也开始跳上皮卡车作战了,也许是当年那场惨败的影响,利军意识到了这种车辆的优势,也许是装甲部队怕空袭,只能用这样和对手一样车辆扰乱西方国家。看得出来,在日后的地区冲突和战争中,皮卡车会像AK-47一样落后不过时,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