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新闻ldquo冬病夏治rd

#何为冬病夏治?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病、喘证、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何时为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

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一致认为夏季的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

在临床实践中

中医学家及老百姓们发现

每年从初伏开始到末伏结束

坚持冬病夏治疗法

能起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及治疗疾病的神奇功效

且连续治疗3~5年能达到最佳疗效

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心,一股浓郁的艾香扑面而来,医护人员们正在为几位患者进行督灸、针灸、火罐等治疗。

“许多老百姓一提到‘冬病夏治’,就想起三伏贴。”中西医结合科邢皓颢主任介绍道,“其实,还有一些颇具特色的治疗项目同样适用在三伏天开展。百病起于寒,现在对于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正当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特色诊疗项目

督脉大灸

“督脉大灸”又称铺灸、长蛇灸,是中医灸法的一种独特灸疗方法,“督脉”中医称之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中西医结合科室开展的“督脉大灸”运用邢皓颢主任独有方药加上好黄金艾绒隔姜墙作用于督脉的灸法。

督脉大灸的作用及适应症

(一)灸法的作用

温通经络、祛湿除寒:可用治湿邪、寒邪所致疾患

引导气血:有提升中气或引气下行,可治中气下陷、肝阳上亢之证。

回阳固脱、补气固本:治阳气虚脱证。

行气活血、散瘀消肿:能治疗各种痛证和疖肿等。

(二)灸法的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反复感冒等;

关节疾病:颈椎病、腰椎疼痛、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症、盆腔积液、尿频等;

其他:阳虚痰湿易胖体质人群。

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急性损伤及发炎部位禁止温灸;

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

温灸后的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宜食用油腻生冷辛辣食物;

温灸后6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小儿推拿一般适合0~6岁的儿童。

适应症及禁忌症

(一)适应症

吴师机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小儿推拿的治疗法则与内治法基本一样,谨守病机,以期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广泛应用于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等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二)禁忌症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范围广泛,效果良好,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使用,如下:

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

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

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

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影响疾病的愈后转归,故推拿疗法应由专业医师执行,且必要时需配合内治法协同治疗。

火罐

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酒精燃火的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作用及适应症

火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如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如腹痛、腰背痛、痛经、头痛等均可应用,还可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胃脘痛、眩晕等脏腑功能紊乱方面的病症。此外,如丹毒、红丝疗、疮疡初起未溃等外科疾病亦可用拔罐法。

禁忌症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或有所移动,及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可用。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者,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亦不宜拔罐。

针灸

针灸包括两部分,一个是针,另一个是灸。实际上针有很多种针具,可以刺络放血,还可以用火针等,因此针灸治疗范围非常广泛。但针灸总体来讲,有调整和调和作用,能调节阴阳、调和脏腑,对机体起到一定调整和调节作用。如果机体处于偏盛状态,正确的针灸方式能让偏盛状态减低。如果是虚弱状态,针灸也能起到向上兴奋作用。所以针灸能调整阴阳、调和脏腑,对机体起到比较好的应激调整作用。

另外,除对机体整体调整作用以外,针灸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作用是对局部经络调整,尤其对于常见的经筋病,能起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比如常见的颈椎病、腰椎病、肩背肌筋膜炎,包括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网球肘等,以上偏于筋伤的疾病,是针灸非常好的适应症。如果不太严重,往往针灸治疗方式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针灸作用主要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对于疼痛性疾病、功能失调疾病、内分泌疾病、内外妇儿等都有广泛应用。

注意事项

针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一般没有特别禁忌,但仍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年老体弱患者主张适度针灸,尤其刺激量不能太大;

有一些特殊人群,包括孕妇,腰骶部是绝对禁忌进行针灸治疗,对囟门未闭婴幼儿,不能针刺头部;

在应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凝血功能存在障碍患者,特别要当心起针时要及时进行压迫。如果起针压迫及时,也不至于造成特别明显的出血;

一部分特殊患者其病症适合针灸,但是心理特别拒抗针灸,不是特别建议针灸治疗,可能会适得其反;

高度紧张的患者会产生肌肉紧张性的痉挛,对于这样的患者可以针灸,但是不要留针,防止其断针、折针等情况。

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咨询、联系

-、

科室介绍

本科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和优势,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的诊疗手段,对患者进行预防、治疗、康复和全面调摄。全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建设合理,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科室。为满足广大病员的需求,现开设有专家门诊、普通门诊等。

一、肿瘤治疗: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综合治疗肿瘤,提出“整体调节、综合疗法贯穿于肿瘤治疗全过程”的理论,主张“晚期病人坚持以人为本、带瘤生存”,取得了显著疗效。开展中药配合介入微创疗法治疗各期肝癌。不仅可以减轻介入化疗后所产生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而且还可以增强抗癌作用。采用多途径给药,将中药内服与直肠滴注相结合,综合治疗消化道肿瘤,特别是晚期病人,进食困难,或者合并肠梗阻,无法进食,利用直肠黏膜的吸收作用,发挥药效。运用中医药多种疗法治疗癌性疼痛,采用内服中药,针灸治疗,自制药局部外敷等,取得较好的疗效。

二、消化疾病:相继开展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急性胰腺炎、肠易激综合症、乙肝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治。在中药对乙肝的治疗上,主张中西医结合,既发挥西药抗病毒强的特点,又发挥中药扶正清化、整体调节的优势,使患者全身症状和各项指标得到有效改善。在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等治疗上,提出应针对早、中、晚各期采取不同的治疗,重视扶正、清化、逐瘀药物的运用。

三、妇科疾病:坚持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辨证论治为核心的基础上,根据妇女生理、病理特点,运用补肾、健脾、疏肝和调理气血诸法,治疗不孕症、盆腔炎、附件炎、先兆流产、痛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结合中药外治法,如运用中药熏洗法,治疗外阴瘙痒、湿疹、肿胀等;中药外敷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回乳等;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腹部肿块等,大大提高了疗效。

四、中医儿科: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发挥中医药毒副作用少的优势,特别是对小儿咳喘、腹泻、消化不良、疳积、厌食、小儿抽动症及提高免疫功能有较明确的疗效。

另外在以下疾病的治疗方面也形成自己的特色: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脑缺血、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早搏房颤、心悸、失眠多梦、不能平卧、胸闷气短、咽喉堵塞感、头晕脑胀、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说话无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麻木僵硬、尿频、腿肿、大小便时易犯心肌梗塞。

供稿科室:中西医结合科

编辑:医广中心

(部分摘自:百度百科、上海长宁)

预约挂号

查看报告

在线缴费

淄博医院

联系方式:

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tl/9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