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精选柴平汤治疗肝郁湿阻型慢性萎缩性胃

TCMandDialectics

中医学与辩证法

柴平汤治疗肝郁湿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体会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中医学九年制级江雅宜

:通过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柴平汤方证特点,从理论阐述治疗机理,附上验案一则,提出柴平汤加减治疗肝郁湿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柴平汤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湿阻

正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随着社会压力日益增大,肝郁湿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西医治疗较为局限,其尽可能针对病因,多以消除幽门螺杆菌为主,同时可采用消化酶制剂、促动力药、抑酸药等。而中医治疗此病有其独特优势。观于临床,运用柴平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屡获佳效,现作如下分析。

1

1.慢性萎缩性胃炎

1.1主症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胃黏膜病理萎缩变薄,其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而引发的消化系统常见病[1]。西医对此有较精确的诊断技术,但治疗方式较为局限,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药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逆转腺体萎缩,还可使不完全性肠化和不典型增生发生逆转,故加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与机制研究有着重要意义[2]。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其分属于中医“胃痞”、“虚痞”、“痞满”、“嘈杂”、“胃痛”等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胀满,痛或不痛,烧心,嘈杂泛酸,嗳气,或伴有纳呆,消瘦,眠差,易醒,多梦,大便干结或黏腻不爽,舌苔多腻,脉弦滑数等症状。

1.2病因病机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多由于饮食失节,饥饱不调,情志失调,劳累过度。肝气郁结,久而化热,内伤胃络,腺体疏泄失常;情志所伤,横逆犯胃,脾胃失和,水湿不运,潴留中焦,如油裹面,血气不行,腺体失养;或饮食失节,饥饱不调,劳累过度,中气不足,碍食伤脾,脾气不运,食浊不下,阻滞于中,则生痞满,纳谷不化,浊物阻滞,气血生化乏源。所谓“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3];又有“食气入胃,浊气归心”[4],湿浊酿久,则浊邪蔽神,神不至,则不制,增生,化生,病情进一步发展,故可转化为癌症。

3

柴平汤

2.1方证分析柴平汤,出自《增补内经拾遗方论》,“以小柴胡汤以散风寒,平胃散以消饮食”[5],后世主要用于治疗“脉濡湿疟,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6]的病证。柴平汤为小柴胡汤与平胃散之合方,以小柴胡和解表里,平胃散以健脾制湿,二方合二为一,相辅相成。“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4]小柴胡以透达膜原,和解少阳之枢,平胃燥湿运脾,以调中焦脾胃之枢,二枢得转,则出入得和,上下得调。肝郁湿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少阳木郁,故以小柴胡达之枢之,缓“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7]之苦,解“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7]之困。柴胡者,辛苦之品,质轻能上达元神之侧路,味辛能通能发,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7]。开降阳结,陈以得推,新方能化;生姜以候初春之木气,在脏应肝,故走肝以行滞;气味俱升,乃为阳药,久服阳胜,胜以散浊通神明,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逐胸中瘀滞。合柴胡以升散透达之功。黄芩,苦,平之药,气味俱降乃阴物。可“除少阳之痞热,退厥阴之郁蒸”[8];半夏,入肺、脾、胃三经,味辛平,气生寒而熟温,下气消痰湿,散结除痞满。合黄芩以降气下浊之用。升降相因,去浊而方能补,补而以致新。开合升降一气周流。因湿象尤显,恐小柴一方不能尽化其湿,不能尽显其功,故加平胃专燥其湿,除其“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9]之过,解其“嗳气吞酸,面色萎黄,机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9]之患。苍术性猛而悍,故燥湿之速迅,又长于解表发汗,故湿可从内消,亦可从外泄。厚朴味辛能发,性温能行,佐柴胡以下津液之用。色赤入心,赤为有火,少火生气,以泻上焦之湿,平敦阜之土,通浊蔽之神,使神能至,故能制矣。

2.2方药加减其有加减,由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血管显露[10];或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多加入活血化瘀之属,如蒲黄、三七,破血逐瘀散结之品,如莪术、三棱之类,所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气滞湿阻化热,若出现舌苔黄腻,疼痛尤甚,易怒烦躁,加入黄连、栀子清热泻火之类;或有伴反流,加丹皮,白芍,柔肝缓急;若乏力疲倦尤甚,则加入白术等稍加以健脾;若伴有虚寒之象,加入草豆蔻、生姜、荜茇以升脾胃之阳。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其症相适,其机相应,枢机和,故胃腺以常疏泄;去湿阻,腺体脱困得以濡养;兼补其不足,气血足方达胃络。升降表里出入相和,而能入理诸证。如此,何来疏泄失常,湿阻不濡,腺体萎废减少?

3

现代学研究

有实验显示,半夏能降低胃液总酸度以及游离酸度,可保护黏膜以及促进损伤修复作用[11],黄芩的根提取物有很强的抗溃疡作用[12];苍术能防止盐酸-乙醇诱导胃损害形成[13];厚朴能够促进胃排空[14],陈皮能加强胃动力促进肠推进[15]。各个方面以修复胃腺,恢复其功能。同样,加入三七对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有逆转治疗作用[16],若将三七磨成粉服用更能附着于胃壁,直接作用于病位。三棱、莪术能够减轻萎缩性胃炎症状表现以及胃镜下病理状态[17]。故,柴平汤调肝祛湿中加入温阳活血之品,有利于恢复脾胃“温”、“运”作用。

4

验案

李某,男,48岁。年6月21日初诊,面色萎黄,身重困倦,乏力,胃脘疼痛,痞满,噯气则舒,呕恶纳呆,进食生冷油腻加重,大便质粘溏烂,排便不爽,失眠,多梦,口苦,口淡不渴,舌质淡,有齿痕,苔白微腻,脉弦滑。自述工作压力大,情绪焦虑抑郁。曾在外院治疗1年,胃镜提示:萎缩性胃炎。具体用药不祥。查体:腹平坦,腹软,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生化及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本院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显示腺体萎缩,部分肠上皮化生。中医诊断:痞症(肝郁脾虚型)处方:柴平汤加三七、蒲黄、佛手、延胡索、黄连、草豆蔻、炮姜、肉桂、台乌、紫苏。述有效,镜下表现有所改善,效不更方,守前方略作加减。

5

小结

综上所述,柴平汤具有和解表里,健脾制湿,调理气机的特点,对于治疗肝郁湿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效果,在临床过程中,我们需要辨别细节,可以通过调节用量适应病证,通过适当加减活血祛瘀、温阳行气之品以合病者病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垂杰.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的治疗心得[J].江苏中医药,,39(8):2[2]郭淑云,熊艳,李墨航,曾震军,孙闪闪.健脾活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血瘀证例[J].中医研究,.30(07):16-19.[3]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95,[5]骆龙吉,增补内经拾遗方论[M].第1版.北京:学苑出版社..67[6]刘波,陈晓奇.加减柴平汤临证新用举隅[J].上海中医药杂志,,45(10):66-67[7]张机.伤寒论[M].第1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59,58,97[8]黄元御.长沙药解[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74[9]王世民.局方别裁[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0]孟宪鑫.基于浊毒学说应用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11]刘守义,尤春来,王义明.半夏抗溃疡机理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10):42-45[12]李敏,杨瑞芳。黄芩药理学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8(1):-[13]张军,关苍术成分TDEYA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J].国外医学中国中药分册,,18(5):46[14]张启荣,丁立,赵训明.厚朴对兔离体胃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36(6):-[15]李伟,郑天珍,霍颂义,等.陈皮对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8(2):22-23[16]刘进,朱栋才.丹参、三七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研究近况[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1(4):-[17]赵刚,邹迪新.三棱莪术粉治疗6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药论从,,12(11):-

中医学与辩证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tl/8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