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腺胃炎及肌胃炎的诊治

  鸡腺胃炎和鸡肌胃炎是由一种或几种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及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多以混合发病为主的综合病症。

 一、流行特点

  腺胃炎及肌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以雏鸡和青年鸡多发,其次为肉用公鸡和杂交肉鸡。该病的病原多以垂直传播为主,水平传播较弱。

  发病率为7%-28%,死亡率为30%-50%。最早发病日龄5-7日龄,7-15日龄症状表现明显,25日龄以后鸡发病率有明显的下降。产蛋鸡也可发病,病程10-15天,长者可达35天,发病后5-8天为死亡高峰。

  临床中发病后常并发其他症状,如法氏囊损伤,球虫感染,继发大肠杆菌感染等疾病。

 二、诱因及症状

  由饲喂不规律或暴饮冷水等所致。临床症状:多见病鸡炸毛怕冷,粪便稀软,俯卧不动,精神沉郁,后衰竭死亡;剖检:腺胃肿大,剪开腺胃见乳头消失,表面光滑清亮,按压时喷出清水,肌胃有轻度溃疡,内金易剥离,但不变色。

  由高温高湿育雏致邪热犯胃所致。临床症状:病鸡体温升高,食欲减少,饮欲增加,眼睑、冠发红,粪便干燥或赤白,腥臭;剖检:腺胃肿大,剪开腺胃见乳头消失、溃疡,按压可见脓性或带有血色分泌物,肌胃溃疡,内金易剥离,颜色深绿色或黑色。

  感染病毒性疾病或饲喂霉变饲料所致。临床症状:病鸡张口呼吸,体温升高,饮欲、食欲减退或废绝,病鸡瘫痪,昏睡。剖检:腺胃肿大,剪开腺胃见乳头消失、溃疡,按压可见脓性或带有血色分泌物,十二指肠溃疡,肌胃溃疡,内金易剥离,颜色深绿色或黑色。

  由用药量过大,或舍内拥挤,应激严重引起发病。临床症状:病鸡体温升高,食欲减少,饮欲增加,眼睑变形,冠发红,腿屈伸不利,死前角弓反张;剖检:腺胃肿大、松弛,剪开见腺胃、肌胃内积存大量未消化饲料,腺胃、肌胃溃疡,肝肾肿胀。

腺肌胃炎严重的造成鸡群大小不均

三、防治措施

1、预防

(1)有的鸡群首免后即可发生鸡腺肌胃炎,应多注意。冬季应提升鸡舍内温度,可阻止本病的发生。

(2)鸡腺肌胃炎的发生与饲料的霉变有很大关系,如日粮堆积过久,如鱼粉、玉米、豆粕、维生素、预混剂等的霉变等,常发该病鸡场一定要注意日粮的保存以及不适用霉变变质的饲料。都是应该提前进行检查,以防鸡群得此鸡病。

2、治疗

腺胃舒一包兑水斤,连用四天,对严重的腺肌胃肿大,糜烂,效果明显,四天完全治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tl/6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