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全球发病率很高,中国尤其高。常见典型症状有胃疼、胃胀、腹胀,腹泻,烧心、反酸、打嗝,恶心、呕吐、口苦等等。对于慢性胃炎,中医、西医认识是不同的。西医认为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粘膜慢性炎症损伤是胃炎发病的关键因素,此外刺激性物质,如烈性酒、浓茶、浓咖啡、伤胃的药物、反流的胆汁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根据统计,我国普通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比例是59%,但很多人并没有转化为慢性胃炎,也有很多胃炎患者没有幽门螺杆菌,因此感染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中医对该病认识则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从临床中发现胃病的发生主要得之于生活起居,首先是如饥饱伤中,例如贪睡不吃早饭,减肥不吃饭,这就是饥,有些人应酬多,下馆子多,大鱼大肉吃的多,但米饭却吃的很少或者不吃,油腻太甚,脾胃不堪重负,这就是饱,我经常跟病人讲,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生活习惯,大米面食才是主食,肉菜很重要必须摄入,但绝对不能本末倒置,不吃主食。其次是过食生冷损伤脾胃阳气,何为生冷?诸如冰啤酒、冰镇饮料,寒凉水果如西瓜、橙子、柚子、梨、李子等,许多人会疑问,营养专家不是说要多吃水果多喝水吗?水果确实营养成分好,但其品性寒凉,过食易折损脾胃阳气,凡事都有个度,超过人体极限,再营养的东西你不但吸收不了,反受其害,出现腹胀、胃痛、腹泻等症状。再次是不洁饮食,不卫生的东西吃了坏肠胃老百姓都知道,但冰箱的食物必须要讲讲,许多人认为冰箱是保鲜的也是卫生的,但殊不知保鲜≠干净,现代研究已经证实冰箱是大量带菌的,冰箱的饭菜不烧开,吃了是容易致病的,这一点中西医是有共识的。最后是加班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因素,七情所伤都会影响胃、肝、脾的功能,诱发胃炎。如何治疗慢性胃炎?西医主要就四板斧:杀菌(灭幽门螺杆菌)、抑酸(某某拉唑)、保护胃粘膜、增强胃肠动力,只要是确诊此病,医院医院,基本这四类药无出其右,有些病人吃了见效,但临床中许多患者灭了幽门螺旋杆菌,胃炎不见好,有的杀了幽门螺杆菌没多久又感染了,再吃就无效了,还有些体弱的病人,出现胃胀、腹胀、腹泻等症状,西药对此疗效甚微。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医是很有优势的,望闻问切,望其神色,观其舌象,问其症状,辨其脉象,从纷乱的各个要素中归纳、分析,辨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遣方用药。但病人服药后疗效的大小,则需看医者的水平高低,看辩证用药的准确率。临证近十年,看过的胃病太多太多了,个人体会中医看病绝非一个慢性胃炎就可以概括,同样是胃病,表现不同用药也不同,或胃胀为主,或胃痛为主,或烧心反酸胃痛为主,或胃痛腹泻为主……多年点滴积累,治疗上还算颇有心得。治疗是主要方面,但养病还是非常重要的,了解自己胃病是怎么得的,以后就该规避这些诱发胃病的不良生活方式,规律饮食,规律生活,少吃生冷,少饮酒等等,这也是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的关键。
特色诊疗:慢性胃炎、偏头痛、月经不调、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前列腺炎、湿疹。
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