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适4年余,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种西药中

刘某,女,56岁。主诉:胃脘痞满反复发作4年余。现病史:胃脘胀满,隐痛时作,连及两胁,经服多种西药、中成药,效果并不显著。食不知味,疲乏无力,常因劳累及情志不畅而加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生活史:工作繁重,饮食不规律,性情急躁。神清,倦怠乏力,面色无华,形体瘦弱。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痞满,属肝郁脾虚证。中医治法为疏肝解郁,消胀除痞。药方:党参10g,黄芪10g,白术10g,茯苓15g,枳壳10g,陈皮10g,半夏10g,焦神曲15g,川芎10g,木香6g,砂仁6g,香附12g,当归9g,柴胡6g,炙甘草6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嘱:调畅情志、避免过劳。二诊:服药后脘胁胀满减轻,发作间隔时间延长,但情绪不佳时仍然发作较频。饮食增加,纳食知味。患者症状已减,效不更方,唯肝郁之象较重,故加郁金10g,炒白芍12g。5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三诊:痞满症状基本消失,疲乏感减轻,面色稍显红润。舌质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脉细稍弦。患者仍有脾胃虚弱之象。嘱:停服汤药,改用香砂六君丸继续调理半个月。注意规律饮食,避免劳累和情志过极。本患者长期饮食不规律,损伤脾胃,脾运失司,胃失和降,导致胀满、纳差等症。脾虚日久,加之性情急躁,肝失疏泄,则胀痛连及两胁。气血亏虚,形体失养,则面色萎黄,消瘦乏力;结合舌脉情况,可判断均为脾虚肝郁之证。本证的治疗,可取东垣补中益气汤合越鞠丸进行化裁。诸药合用,使脾气得复,胃浊得降,气机得顺,痞满自除。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任何肠胃疾病疑问,可免费咨询郭老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tl/5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