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正式公布了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在目前10%关税的基础上,税率调整至17.4%—38.1%不等。欧盟还说了,如果跟中国没谈妥,新关税政策将在下个月4号左右开始实施。
这个消息一出,德国的三大车企奔驰、宝马和大众都站出来批评欧盟。据称,宝马这些从中国往欧洲卖车的公司,也被当成了合作公司,得跟着中国车企交税。宝马集团的董事长齐普策就说了,“欧盟这么搞,只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到头来损害的是欧洲自己的利益。欧盟大行保护主义,可不是什么好事”。
与此同时,奔驰集团认为,“公平、自由的贸易,是各国企业发展的正道,保护主义对各国都没什么好处”。大众汽车也说,“欧盟这个决定,不仅对德国的汽车企业没什么好处,也不利于欧洲汽车行业的发展,让本来就疲软的电动汽车市场,更加雪上加霜。这样做还会遭致反制,给中欧贸易发展造成冲突”。
事实上,德国在欧盟正式公布的前夕,依旧在努力,想让欧盟把这个关税压到最低。德国总理朔尔茨为此警告说,“设置关税壁垒的结果,只会让所有东西都变得很贵,受害的只是普通民众”。然而,就算德国车企和政治层都在努力反对,都没能阻止欧盟征收关税。
除了德国,匈牙利也不同意欧盟这么干。匈牙利经济部长说了,“保护主义解决不了问题,真正需要的是合作和市场的自由竞争”。
在上个月,美国就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了关税,欧盟明显是在跟着美国走。不过,欧盟看起来要比美国还要“认真”,因为欧盟对不同的中国车企,有着不同的税率划分,怎么看都像是在算“经济账”,以保护欧洲本土车企的价格优势。
虽然欧洲本土车企之前觉得,“对中国电动汽车收30%-40%的关税,才能让他们有生存的空间”,但现在这么一来,大部分中国电动车都被欧盟挡在门外了,就算勉强进来,利润空间也被压得很低了,完全没什么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加收关税的同时,却又向中国车企抛出“橄榄枝”,希望他们能前往欧洲建厂。以土耳其为例,他们最近也对中国汽车动手了,从下个月8号开始,将对中国的车加征40%的额外关税,而且不单单针对电动车,其他动力车型都包括了,还可能根据车型征收其他税种。尽管如此,由于当前贸易逆差的压力,土耳其还是希望中国车企能在其国内建厂投资,以缓解经济压力。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也并没有退缩,他们坚持在欧洲的投资计划,积极寻找新的机遇。比亚迪、蔚来等中国车企,目前正在匈牙利建设工厂,而长城和上汽,也宣布了他们的欧洲工厂选址计划。拿匈牙利来说,他们拥有的中国车企在欧洲设立的第一个工厂,去年的产量达到了50万辆。
这足以说明,尽管受到来自美国和西方的打压制裁,但中国电动车的竞争力还是非常强的。美国可能是想通过限制中国的电动车,来抑制中国的新兴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人就会转而爱上美国的皮卡,欧洲消费者对此并不“感冒”,省油、节能的车型才是欧洲消费者的钟爱。
欧盟效仿美国,设置关税壁垒、大行保护主义,这不仅损害了中国电动车产业的正当权益,也破坏了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和谐。欧盟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只会破坏中欧之间的经济合作、损害中欧关系,这是在以欧盟消费者的利益下注。此外,欧盟一直奉行绿色转型,呼吁各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