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怎么预防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6084084.html
紫
禁
城
落
日
同治十三年,同治帝驾崩。醇亲王奕譞次子爱新觉罗?载湉,年四岁,登基继承大统,为光绪。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载湉开始了他荒谬的一生。
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同康梁发起戊戌变法,败,慈禧独揽大权,囚光绪帝于中南海瀛台涵元殿。紫禁城里宫灯惨淡,帷幕飘摇,象征着人间至高权利的皇庭内苑一片凄惨惶景象。贵为九五至尊的载湉和他的国家一样,如木偶一般,在风雨中飘摇,在他人操控下苟且偷生,早已没了一丝生气。他放不下的,只有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和他心中的妻珍妃。
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八国联军进至北京城下,进攻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英军率先由广渠门破城窜入。次日,北京失陷。慈禧大慌,欲弃首都西逃,却还美其名曰同皇帝西狩,临动前,慈禧召见嫔妃们前来请安。她声色俱厉地宣布:“今日哀家和皇上西巡,除隆裕皇后和谨妃外,其余嫔妃暂留宫中。”载湉知道太后这是要置珍妃于死地了,急忙答道:“老佛爷,这万万不可,珍妃她…”话还未说完,慈禧便面露愠色,厉声斥责道:“皇帝,如今国家危难,你却仍然儿女情长,哀家一切决定都是以大局为重,你若放心不下她,哀家自会派人好生保护,不必再说了。”虽然还是担心,载湉却不敢多言,只得低头说了一句:“老佛爷教训的是。”又暗中派人保护珍妃。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西巡”之路。
珍妃坠井身亡的噩耗传来,载湉悲愤之极,至于战栗,从此,他犹如失去灵魂,变成完全像木头人一般。几日后,一名小太监将一张字条交到载湉手中便迅速离去,他木然打开一看,脸上瞬间恢复几分神色,“珍重,勿念,做你想做的事。”原来珍妃一早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太后容不下她了,只怕载湉承受不了,一早写下这张字条。载湉紧紧攥着纸条,留下两行清泪。
国事无法涉足,载湉便每日读书,写字,看日出日落,就这样过去了一年又一年。
又是一年寒冬腊月,瀛台苑前花园一片廖落败景,刚经过一场雪,正在半消半融间,露出残枝枯叶,未及打扫。惟有几株梅花开得茂盛,凌霜傲雪,香气馥郁。载湉看见梅花,便想起珍妃来,明眸皓齿,一颦一蹙,俱在梅香中徐徐泛起,格外分明。随即写下:“金井一叶坠,凄凉瑶殿旁。残枝未零落,映日有辉光。沟水空流恨,霓裳与断肠。何如泽畔草,犹得宿鸳鸯。”惨淡笑笑,对着梅花说:“我能感觉到,很快我就可以见到你了。”
长春宫里浓薰香鼎,锦褥重围,却是一片晴暖温软之象。太后被搀扶着,纤纤玉指抚摸过百官进献的无数珍宝,对李莲英命令道:“待哀家百年之后,我希望可以风风光光地走。”李莲英殷勤地说:“奴才一定办到。”
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和慈禧同时病重,慈禧垂垂危矣,命随侍太监李莲英赐塔拉给皇帝。载湉正坐在窗边榻上,笑着接下,看了一眼,轻轻尝了一口,不知是对李莲英说还是自言自语道:“她这是怕比我先死么?那就遂了她的愿吧,一辈子都这么过来了,还差这一回么?哈哈哈,朕这一生,真是荒谬极了,没能守住国,也没能保护好家人。”看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他静静地合上眼睛,脑海里浮现过一幅幅景象:在王府,额娘带着他在院中嬉闹,阿玛额娘噙着泪送他进宫,他穿上金黄色龙袍,面前跪了一地人喊着皇上万岁,坐上龙椅听着太后在一旁说话,她一言一行决定底下朝臣脸色甚至性命,他的大清国屡遭侵犯,却束手无策,选妃大典,他看着珍儿明亮的脸庞,却只能在老佛爷咳嗽的暗示下把如意交到叶赫那拉氏手中,国受侵犯忍辱出逃,心爱的女子死去,遭囚禁。他的眼角流下了最后一滴泪。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傍晚,酉时,西边红日落,夜幕升,宫中白灯高悬,丧钟长鸣,光绪帝驾崩,享年三十八岁,在位三十四年。次日慈禧太后崩。
举国哀悼。整个紫禁城都在哭泣,养心殿的每一层楼台,每一根梁柱,每一道门槛,甚至每一扇窗棂,每一盏灯笼,每一块砖瓦,都在哭泣,哀伤而压抑,若隐若现,却无止无休。珠帘在哭,檐铃在哭,雕花在哭,玉玺在哭,花在哭,风在哭,井也在哭。却不知道哭的究竟是什么。
在一片哀伤中,紫禁城日落了。
-THEEND-
兰台文物历史社
文案:王爱兰
排版:周湘
审核:邹萍
用历史读文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