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吓到本宝宝了

今天只想说一件

你担心了好久的事~

很有用哦

尽量看完~

医生让吃一枚神秘小胶囊

说这是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检测之后

好几位盆友的结果都是阳性

OMG!

吓得宝宝们赶紧自我隔离

在家和家人分开餐具

出门约饭也纠结半天

其实,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高建鹏说:

幽门螺旋杆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唯一一种能在胃液中生存的病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吃进去的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最常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即在外面吃饭,如果餐馆的碗筷清洗不干净,或者同吃一盘菜的人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都容易造成病菌的传染,而便后不洗手也会加大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几率。

  

高建鹏介绍,胃是人和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上接食道,下接十二指肠,而胃与十二指肠连接处就叫幽门。螺旋杆菌则是螺旋状弯曲的细长细菌,细菌一般以形状命名,有时也加上所处部位,如大肠杆菌、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曾在医学界引起巨大轰动。

这要追溯到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华伦、马歇尔二人在人的胃中发现了一种螺旋细菌,并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人体的胃溃疡、胃炎等疾病是因为这种细菌在胃部繁殖所致,而不是因为吃辛辣食品或精神压力导致的。

为了证明发病机理,马歇尔干脆喝下含有这种病菌的溶液,结果造成了严重的胃溃疡。不过所幸造成的胃溃疡用抗生素治疗成功。

  

自此,人类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认识和研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二人也因此获得了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幽门螺旋杆菌也成为目前所知的,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一种微生物种类。

  

“人的胃液是一种无色而呈酸性的液体,具有有很强的腐蚀性,之前医学界一直认为没有任何一种病菌能够在胃液这种环境中生存,但偏偏幽门螺旋杆菌能在胃部存在。”高建鹏说。

国内感染人数超过7亿

年5月19日,我国发布了新版《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共识》。同时,有资料显示,全球约有44亿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在中国感染人数达7.68亿。

  

目前有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因为在慢性胃炎患者人群中筛查,有90%-95%的人呈现出幽门螺杆菌阳性。如果对幽门螺杆菌阳性人群进行胃镜检查,都会发现他们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同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高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也高。

  

而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致癌因子。胃炎迁延不愈,持续感染,可以从急性胃炎发展成慢性胃炎,由浅表性胃炎发展成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都是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

  

“可以发现,国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很高,但胃癌的发生率远没有这么高。大多数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并没有症状,少部分人感染后在某些因素的诱发下导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的发生。”高建鹏说,“胃癌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一般要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的基础发展而来。因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呈阳性,不需要太恐慌,但是需要注意,如果已经是胃炎,要避免胃炎发展成胃癌。”   

尿素胶囊不是用尿液做的

以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最直接的方法是做胃镜,抽取胃的内容物进行培养或快速测定尿素,但是胃镜有创伤,不能用于普查。目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采用的无创的C13呼气检测和C14呼气检测。

  

呼气检测是通过采集检测者呼出的气体,分析气体的成分和正常人呼出气体的成分,从而诊断疾病。检查者在检查时口服一粒尿素胶囊,15分钟后在呼气卡上吹气、采集后分析能得出检测结果。

  

在检测过程中,有不少市民在口服尿素胶囊时也会产生疑惑,为什么要吃尿素胶囊才能检测,尿素胶囊是否是用别人的尿液制作而成?

  

“尿素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在很多东西中都有,也可以人工合成。因为最早在尿液中发现,所以叫尿素。尿素的应用很广泛,医学领域、农业、商业、化妆品、工业、实验室中都会用到。”高建鹏说,目前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C13呼气检测”和“C14呼气检测”,检测者口服尿素胶囊,是因为尿素中含有碳元素,碳的化学符号为“C”。

口服尿素胶囊无任何副作用

自然界中的碳以多种同位素的形式稳定存在,所以,尿素中的“C”有可能是C12、C13、C14中的一种或多种。幽门螺旋杆菌含有高度活性的尿素酶,它能促使尿素分解为“三氢化铵”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可以在小肠上端被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最后进入肺部随呼气排出体外。

  

胶囊中的尿素,已做过C13或C14标记。检测者吃下胶囊,若胃中有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的尿素酶会立即和尿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中的碳也是被做过同位素标记的碳。这种二氧化碳呼出后被医生收集,医生把它和特制的试纸放在一起,观察试纸变化,如果试纸的颜色发生改变,就证明患者胃中有幽门螺杆菌。如果患者胃内没有幽门螺杆菌,胶囊中的尿素便不会被分解,也不会产生有同位素标记的二氧化碳,就不会让试纸的颜色发生改变。

  

此外,高建鹏也提醒,市民大可放心,吃下尿素胶囊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虽然C14具有放射性,但这个放射性是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同时,在检测时,医生也会对有怀孕打算的检测者进行提醒,不做检测。而C13是C14的改良版,没有放射性,对人体也无损害,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更适合孕妇以及儿童。   

检测数值不代表患病风险

有人说:“我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是,大于40就被判定为阳性标本,医生建议要接受治疗,治疗一个月后再接受复查。单位好多人都检测出来了,有的同事检测出来的是,太恐怖了,他们说这样是会得癌症的前兆。”

  

“在检测过程中,数值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数值的高低也与疾病没有直接关系。只有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经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再进一步发生肠上皮的异常增生,才有可能产生癌变,而癌变率又与这个人病史长短和严重程度有关。所以只要在患有胃炎的阶段注意治疗,是可以避免胃炎发展成胃癌。”高建鹏说。

  

而市民需不需要进一步接受治疗,还要根据检测者的病情进行判断,根据《幽门螺旋杆菌临床治疗指南》,如果没有明确的胃部不适症状和消化不良症状,是可以不需要治疗的。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同时出现一些胃部病变,才需求考虑铲除幽门螺旋杆菌。“如消化性胃溃疡、缓慢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有胃癌宗族史、前期胃癌手术后或局部粘膜剥离术后等,才会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高建鹏表示。

  

年5月19日发布的《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共识》从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诊断、治疗、随访、临床建议等角度全面阐述了防治关键点,为幽门螺旋杆菌临床防治提供了更有力的数据支持和指导意见。

如果你对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感到担忧,可以到正规医疗机构向医生咨询。在日常生活中,不必过度重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危险,平时注意勤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接触不洁餐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可以预防感染的。同时,注意合理安排膳食,注意粗细、蔬菜和水果的搭配,注意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必担忧大病会找上门。

①、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fx/8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