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会痒痒吗 http://pf.39.net/bdfyy/bdfhl/170925/5721191.html
慢性胃炎
01
概念定义
慢性胃炎系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性病变。
一般认为,急性胃炎未得到及时治疗和恢复、长期食用胃刺激物、胆汁返流、胃酸或营养缺乏为致病原因。进来有学者认为,幽门弯曲也是产生慢性胃炎的有关因素。
本病的发病率也是产生慢性胃炎的有关因素。
本病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按病理学可分为3型:即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按病变部位又分为胃窦胃炎及胃体胃炎)、肥厚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可转换变成萎缩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并存;萎缩性胃炎的转变可出现胃萎缩及恶性贫血,少数可发展为胃癌,尤其是胃窦胃炎,或与胃息肉并存者,应引起足够重视,定期检查;肥厚性胃炎可并发出血、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等。
02
诊断要点
1、常见症状
1.1、浅表性胃炎。可无症状,或有不规律的上腹隐痛,尤以进食油腻食物后较为明显,亦可伴有反酸、嗳气、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1.2、萎缩性胃炎。可见上腹不适、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有时症状似消化性溃疡,或出现体重下降、贫血、伴舌炎、舌乳头萎缩等。
1.3、肥厚性胃炎。可见上腹不适或效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量粘液,或反酸、烧心、嘈杂,伴乏力、腹泻、水肿等。
2、常见体征
慢性胃炎体征一般不明显,可有胃脘部轻度压痛,但范围局限,腹壁一般柔软。出现贫血者,可见唇甲苍白。
总之,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及特异性体征,明确诊断需要进一步检查。
3、理化检查
3.1、胃镜检查
3.1.1、浅表性胃炎:胃粘膜表层有血和水肿,或见出血及糜烂,但胃腺体基本保持正常。
3.1.2、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呈灰白或红白相间,皱襞变细,黏膜变薄,腺体部分或完全消失。
3.1.3、肥厚性胃炎:胃粘膜皱襞异常粗大,呈条索状或结节状,上皮细胞和胃腺体增生。常伴糜烂、出血。
3.2、X线钡剂检查。浅表性胃炎缺乏阳性征象;萎缩性胃炎黏膜皱襞减少、平坦;肥厚性胃炎可见粗大的黏膜纹,宽度超过1厘米,或可见息肉样充盈缺损。
3.3、胃液分析。对诊断病变性质、指导治疗方针均有帮助。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稍高;萎缩性胃炎胃酸正常、减少或缺乏;肥厚性胃炎胃酸增高或减少。
03
1、中药治疗
本病属中医“胃脘痛”、“痞证”、“虚劳”等范畴,可按以下4型辨证治疗。
1.1、气滞型。症见胃脘胀痛,牵连两肋,嗳气频频,胸闷气短,每因情志不遂而引起诸症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宜疏肝理气,和胃调中。可服四逆散、舒肝丸、气滞胃痛颗粒等。
1.2、虚热型。症见胃脘隐痛或灼痛,伴炒杂心烦,饥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宜养阴清热,调和脾胃。口服阴虚胃痛冲剂、阴虚胃痛片、猴头菌片、胃痛宁等。
1.3、食滞型。症见胃脘隐痛、嗳腐食臭,泛酸倒饱,腹胀便秘,口舌生疮,苔白黄厚,脉弦而滑。
治宜消食导滞,安胃和中。可服保和丸、加味保和丸、大山楂丸、木香顺气丸等。
1.4、气虚型。症见胃脘隐痛、喜按,食欲不振,神疲乏力,面色无华,饭后腕闷不舒,大便不调,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治宜健脾和胃,益气调中。可服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子丸、三九胃泰等;若伴有胃痛预冷则甚,得温则减者可配合服用黄芪建中丸、附子理中丸等。
03
2、饮食治疗
2.1气滞型
2.1.1、蔬肝饮:柴胡、陈皮各6克、党参10克、粳米(炒至焦黄)50克。加水4碗,煎至1碗半,水煎代茶饮。每日1次,连服4~6日。
2.1.2、陈皮汤:陈皮10克、大枣12枚。煎汤,加糖适量,分早晚各服一次,可连服3~5日。
2.2、虚热型。
2.2.1、银耳羹:银耳5克,鸡蛋一个、冰糖60克。炖烂服用,每日1次,可常服用。
2.2.2、玉竹煎:玉竹15克,沙参、麦冬各10克。加水煎汤,调入冰糖适量,分早晚各服1次。可常服用。
2.3、食滞型
2.3.1、鸡内金粉:取鸡内金2~5个,洗净炒燥后硏末。每次1.5~3克,米汤调服,每日1次。可常服用。
2.3.2、麦芽汤:麦芽50~克,煎汁,分早晚各服1次,可常服用。授乳期不宜服。
2.4、气虚型
2.4.1、益脾饼:白术30克、干姜6克,煎汤取汁;红枣克,去壳捣泥;鸡内金15克,碎成细粉;面粉克,油、盐适量,与药汁、枣泥、内金粉共合做成博饼,文火烙熟。可常服用。
2.4.2、砂仁粥:粳米克、砂仁5克,先将砂仁研为细粉,与粳米煮粥熟时纳入,片刻即成。每日服用1次,可经常食用。
03
3、西药治疗
3.1、恶心呕吐时可服用胃复安(灭吐灵)10毫克,或维生素B毫克。
3.2、腹痛时可口服莨菪片0.2~0.4毫克,或阿托品0.3毫克。
3.3、腹泻可用黄连素0.2克,或磷霉素钙胶囊0.8克,每日3次。
04
生活调理
1、生活调理
急性胃肠炎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并保持居室环境的洁净卫生,消灭苍蝇。
2、饮食调理
2.1、急性期患者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失水较多,因此需补充液体,可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实物,酌情多饮开水、淡盐水。
2.2、为避免胃肠道发酵、胀气,急性期应忌食牛肉等易产气食物,并尽量减少蔗糖的摄入。
2.3、病情稍为稳定时,可进食富于营养、易于消化、无刺激性、含纤维素较少的半流质实物,如瘦肉粥、面条、蛋羹等,为减轻胃肠负担,应少食多餐。
2.4、禁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腌、熏、腊的鱼肉,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刺激性强的饮料、食物和调味品等。
2.5、注意饮食卫生。
以上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医院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