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常规胃镜检查判断胃黏膜萎缩技巧详

如何区分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43241.html

人生短暂,不求耀眼,只愿平安,开心就好,顺心就行。

首先要理解如何确定胃黏膜萎缩的分界线:

连续性的胃底腺黏膜的边界线(F线)与木村-竹本分类中提及的腺体萎缩交界线几乎是相同的概念,所以内镜下判定该F线即相当于腺体萎缩交界线。

内镜胃黏膜萎缩边界的木村-竹本分类:

内镜下观察腺萎缩的边界在胃体部小弯但没有超过贲门的为闭合型(closedtype,C),而超过贲门向大弯侧进展的为开放型(opentype,O)。

C-1型:即萎缩界限局限在胃窦部。

C-2型:即萎缩界限超过胃角部到胃体小弯且接近胃角部。

C-3型:即萎缩界限超过胃角到胃体小弯且接近贲门部。

O-1型:即萎缩界限刚刚超过贲门部。

O-2型:即萎缩界限已经遍及整个胃底。

O-3型:即萎缩界限延伸到胃体大弯。

胃黏膜萎缩程度分类:

轻度萎缩:C-1、C-2。

中度萎缩:C-3、O-1。

重度萎缩:O-2、O-3。

内镜下萎缩表现:

①胃黏膜颜色变淡;

②黏膜下血管透见;

③黏膜皱襞细小甚至消失;

④当萎缩性胃炎伴有腺体颈部过度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时,黏膜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有时可见假息肉形成,而黏膜下血管显露的特征常被掩盖;

⑤萎缩黏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并可有糜烂灶;

⑥萎缩性胃炎可同时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如充血红斑、附着黏液,以及反光增强等。

胃镜诊断胃萎缩描述:

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细或平坦,黏膜血管显露或可透见网状及树枝状细小血管,以及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等,或有粘膜糜烂,出血现象。

内镜下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的特点:

1:粘膜变薄。

2:血管显露,粘膜下可见网状及树枝状细小血管,伴有粘膜色泽改变,红白相间,以灰白或灰黄为主,特别在胃窦较明显。

3:粘膜变得粗糙不平,重者出现铺路石样或鹅卵石样改变。

内镜下各型胃萎缩表现:

C-1型:即萎缩界限局限在胃窦部没有超过胃角部。

C-2型:即萎缩界限超过胃角部到胃体小弯且接近胃角部。

C-3型:即萎缩界限超过胃角到胃体小弯且接近贲门部。

O-1型:即萎缩界限刚刚超过贲门部(即腺萎缩边界包围贲门)

O-2型:即萎缩界限已经遍及整个胃底(胃角到胃体下部大弯的皱襞消失)

O-3型:即萎缩界限延伸到胃体大弯(全部皱襞都消失)。

简单的说:菱缩边界在胃窦的为C-1,延续到胃角和胃体下部的为C-2,延续胃体上部的为C-3。而萎缩边界稍微超过贲门,大弯皱襞还未受影响的为O-1,全胃菱缩,大弯皱襞消失的为0-3,两型之间的为0-2。(O-1判定是胃镜反转看看有无包绕贲门的萎缩。O-2判定是顺镜观察胃角到胃体下部大弯的皱襞是否消失)。

:将胃黏膜划分为F线内区域、中间帯、F线外区域。各区域内发生的癌其组织类型不同,因此其肉眼分型也不相同。F线内区域、中间带(F线附近区域)易发生的未分化型癌,其肉眼所见多为凹陷型,F线外区域易发生的分化型癌,肉眼既可见隆起型,也可见凹陷型。上述内镜下F线(或腺体萎缩交界线)的观察评价,对于是否存在病变的诊断,分化型/未分化型的鉴别诊断是非常有用的。

中度胃黏膜萎缩的情况下,病变多在正常和萎缩的交界处。尤其是胃角、胃体下部后壁,不注意观察时容易遗漏,务必要注意。另外,贲门部小弯的微细黏膜改变也易遗漏,必须近距离仔细观察。根据轻微的色泽变化、从不同角度观察往往可以发现不明显的凹陷性改变,在重度黏膜萎缩伴有肠上皮化生的胃黏膜中发现胃癌较为困难,应该注意轻微的色泽变化、凹凸不平的改变等,最终需要通过活检病理诊断。

胃黏膜萎缩被认为是癌变的基础。当萎缩性胃炎合并肠化和异型增生时称之为胃癌前病变,癌变风险明显增加。有报道慢性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有异型增生时癌变率更高。但绝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稳定,不会进展为胃癌。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逆转萎缩,而某些中成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阻断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的进展。

1、摩罗丹通过调节胃肠道功能、防止胆汁反流、增强胃黏膜屏障、调节免疫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病变,其可能的机制为:显著降低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患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阻止EGF及EGFR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肠上皮化生向胃癌发生发展。

2、胃复春通过改善胃黏膜的微循环,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促进炎症吸收,加速胃黏膜上皮细胞新生,使胃黏膜固有腺体再生,从而使肠上皮化生逆转或消失,使其恢复生理功能,最终抑制胃黏膜萎缩和肠化向胃癌进展。其可能机制涉及抗炎、抗Hp,增加胃肠动力,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胃黏膜细胞的再生,从而使萎缩的腺体逆转,恢复胃黏膜的屏障功能,逆转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的病理改变。

3、羔羊胃提取物维生素B12胶囊能有效改善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有效逆转腺体萎缩、异型增生和肠化。主要作用机理有:保护胃黏膜、加速体内凝乳和蛋白质分解、促进胃肠腺体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改善消化道血液循环、提高消化道消化吸收能力、调节肠道菌群等。

年由医院发起的羔羊胃提取物维生素B12胶囊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Ⅳ期临床研究中,羔羊胃提取物维生素B12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总体有效,尤其对肠化效果更好,可有效逆转肠化(逆转率:羔羊胃组47.86%、对照组13.27%,P<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萎缩性胃炎的随访策略:

1、轻度萎缩性胃炎不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者,可每1~2年作内镜和病理随访。

2、中~重度萎缩或伴肠化生者每1年随访一次。

3、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活检并非取自癌旁)每6个月随访一次。

4、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需立即复查内镜和活检病理检查,必要时手术治疗或内镜下局部治疗。

:以上为人在镜途个人读书学习笔记,如有错记、漏记、记录不完整等情况,纯属于本人问题,与作者及授课老师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人在镜途删除。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fx/11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