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

为什么要写疾病相关话题

朋友们都知道,Erin所在的团队设有医学部,法商部,教育部等小team,为的是定期给我们进行专业培训,让我们能在各方面都懂得更多,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最近,团队医学部举行了几场关于常见重疾的培训,Erin应该是一边听,一边瑟瑟发抖中。万事预防为先,所以Erin决定将此类刚需常识进行科普。今天这篇是关于胃癌,接下来还会有关于心脏病,肝癌的主题分享。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FYI:Erin只讲大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大家有个概念,大家若有进一步需求,建议赶紧找医生哦~

今天的主题是“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在开始正式分享前,给大家一点轻松的小tips:我们的胃其实并不大,跟我们的拳头差不多大小。而那些传说中的大胃王怎么来的呢?是因为我们的胃像一个水气球一样,可以收缩。这点就完美阐释了,为什么很多女生可以在甜品后吃下火锅奶茶水果......

好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癌症是什么?

癌症是细胞不受控制的增长和扩散;

可影响人体的几乎任何部分;

常侵入周围的组织并可转移到其它部位。

那胃癌呢?

胃是我们的消化器官,它每天都会分泌很多胃液。因此很多时候,胃癌90-95%都发生在分泌胃液的地方,即腺癌。

而胃癌的发病率如下:

全球

-世界第六大常见癌症

-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中国

-发病率以及致死率占恶性肿瘤第三位

-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在男性发病率中占第二位、女性中占第五位

-40岁发病率开始增高

-年轻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青年胃癌患者

虽然胃癌发病率如此之高,但在我们的诊断中,只有10%的患者属于早期,90%左右的患者都已经是中晚期。为什么呢?

胃癌的早期症状几乎都是难以识别的,它的反应跟我们平时的消化不良,胃炎,反酸,胃灼热等极为相似。因此很多人不会去看医生。但发展到后期就会有疼痛,出血,黑便,吐血等症状。

早期

症状:不明显,与胃溃疡相似

表现:消化不良、反酸、胃灼热、吞咽困难、易饱腹、持续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胸骨疼痛

易混淆导致延缓诊断和治疗

中后期

体重减轻、疼痛、黑便

血栓、出血、贫血、疲惫无力

腹部触到肿块

扩散可引起其他器官症状如肝脏肿大,黄疸(皮肤及巩膜黄染),腹水(腹部膨隆,液体聚集)及皮肤癌性结节,还可扩散至骨骼,使其脆性增加而致骨折

那我们要如何早发现早治疗呢?

早期还未有大的不适时,我们可以采用某些侵入性较小的辅助检查;而当发现有大的异常时,便可以通过胃镜或者活检来确定是否是胃癌。

金标准

胃镜/外科活检

辅助检查

影像学:CT,MRI

肿瘤标志物:CEA(癌胚抗原),AFP(甲胎蛋白)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胃癌的分期。

相信大家对TNM这三个字母比较熟悉,这里Erin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

T:肿瘤的大小

N:在胃旁边的淋巴管里有多少癌细胞

M:癌细胞是否转移到了其他身体部位

那胃癌的病因如何呢?我们来看看。

幽门螺旋杆菌:导致大约1/3的胃癌

社会因素:饮食习惯,烟酒,超重,年龄(大于50岁)

病理性因素:肠上皮化生,通常排列在肠壁和胃壁上的细胞,消化性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使胃壁变薄的长期胃部炎症,恶性贫血(可能是由于缺乏Vit-b12引起),胃息肉

FYI:如果大家有以上不适,建议尽早去检查,治疗,以免拖延造成更为严重的结果!!

而胃癌的术后生存率是极低的:美国胃癌五年生存率为28%;中国术后生存率20~30%左右。因为大部分患者被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

手术治疗

早期-内窥镜切除

中后期-胃切除术;结合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识别并攻击癌细胞产生的特定蛋白质)

Stage2,3患者术后有60%几率复发

接下来,就要来聊聊可恶的“幽门螺旋杆菌HP”了!

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菌,外观呈螺旋形或弧形弯曲,由活动的螺旋形菌体和数根带鞘鞭毛组成,属螺菌科。

目前已明确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有关,并被确定为胃瘤的Ⅰ类生物学致癌因素。

因幽门螺旋杆菌导致的溃疡患者中,余生患胃癌的风险提高3~6倍。

生存

幽门螺旋杆菌在胃壁的保护性粘膜层内生长,在那里他们很少暴露于胃的高酸环境中。

此外,幽门螺杆菌可产生氨,帮助保护该细菌免遭胃酸侵蚀,并使其破坏和穿透黏液层。

损伤

HP感染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并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损害胃肠黏膜。黏膜损伤后,从炎症到癌变的过程可能是: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变。

而HP感染遍及全世界近半数人口;一些发展中国家高达80%-90%;我国总感染率为56.22%。

从上图可以看出,西藏是HP感染率最高的地区,而怕上火佛系的广东人则是感染率最低的。至于上图没有的四川人统计数据,Erin表示不慌,四川人这饮食习惯,HP感染率还能低么......

接下来就是划重点环节:

HP感染途径

口口传播:中国保守的喂养方式,家长将食物嚼碎之后再喂给孩子,如果家长患有慢性胃炎,就会将病菌通过口口喂养的方式污染给孩子。

恋人之间的亲吻: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均可造成传染。

HP治疗方法

首选方案:三联方案—减少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与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连续服用14天,每天2次。(耐药性,根治率低于80%)

补救方案:四联疗法—杨酸铋(类似于硫糖铝)、四环素(抗生素)、甲硝唑(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连续14天,每天4次。十二指肠或胃溃疡患者需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至少4周。

左氧氟沙星可替代克拉霉素,其根除率可达72%-96%。

其实,幽门螺旋杆菌是很容易被杀死的,因此大家发现之后尽早治疗就是啦~

说到这里,Erin也顺带提一下有关胃部疾病的核保事项。因为客户里面胃部有问题的真是太多了,原因请参照以上分享。

FYI:以下仅为已经投保成功的客户实例,大家可参考,但具体个人的核保判定仍需按照个案处理。

最后,希望大家胃口超好!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fl/6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