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中医认为多因长期饮食不节、喜食辛辣、过食生冷、精神刺激、情志不畅、外邪内侵、劳累受寒、气候变化等因所致。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上腹部胀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呕血、大便呈黑色等症状。
选穴取穴
脾俞穴、中脘穴、天枢穴、下脘穴、胃俞穴、足三里穴。
艾灸方法
步骤1
用艾灸盒灸脾俞穴、胃俞穴,每穴15分钟,每天1~次。
步骤
温和灸中脘穴、下脘穴,每穴0分钟,每天1~次
步骤3
温和灸足三里穴,每次15~0分钟,每天1~次。
步骤4
用艾灸盒灸天枢穴,每次15分钟。
注:以上穴位神阙为主穴,循环施灸,每次每穴施灸30分钟左右。在施灸过程中注意饮食规律、少食多餐、软食为主;忌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慢性胃炎的自然调理方法
打太极拳;打太极拳可以促进腹腔的血液循环,改善胃部的营养状况,增加肠胃的蠕动。如果长期坚持打太极拳,可促进慢性胃炎患者炎症逐渐消失,使肠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按摩疗法是采用掌摩法,患者取仰卧位,用手掌贴于胃脘部,轻快柔和地揉搓整个胃脘部,以解除胃脘部痉挛。一般以左上腹顺时针向右下腹旋转按摩,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或感到胃脘部发热舒适为止。通常一处按摩00下,或按摩3—5分钟即可。
散步:散步时,整个内脏器官都处于微微的颤动状态,加之配合有节奏的呼吸运动,可使腹部肌肉有节奏地前后收缩,横隔肌上下运动。这样,可起到对肠胃的按摩作用,从而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肠胃的蠕动,有效的提高胃肠的消化功能。
慢性胃炎宜吃什么好
宜淡:即多食清淡饮食,少食肥甘厚味之品,避免酸,甜,苦,辣,咸的强烈刺激。泡菜,辣椒,白酒要节制,以免损伤脾胃,致使病情迁延不愈。
宜衡:每日3餐或多餐应定时定量,防止过饱过饥,多食富含维生素事物,如胡萝卜,青菜,猪肝,西红柿,鸡蛋等,有利于提高胃粘膜的修复能力,促进胃炎愈合。
宜缓:进食应细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与唾液充分混合,有助于消化与减少对胃的刺激。
慢性胃炎是什么病因免疫因素。免疫功能的改变在慢性胃炎的发病上已普遍受到重视,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胃体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粘膜内可找到壁细胞抗体;胃萎缩伴恶性贫血患者血液中发现有内因子抗体,说明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某些慢性胃炎的有关病因。但胃炎的发病过程中是否有免疫因素参与,尚无定论。
刺激性食物和药物。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的饮食及药物,如浓茶、烈酒、辛辣或水杨酸盐类药物,或食时不充分咀嚼,粗糙食物反复损伤胃粘膜、或过度吸烟,菸草酸直接作用于胃粘膜所致。
十二指肠液的反流。研究发现慢性胃炎患者因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常引起胆汁反流,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胰液中的磷脂与胆汁和胰消化酶一起,能溶解粘液,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弥散入粘膜,进一步引起损伤。
急性胃炎的遗患。急性胃炎后,胃粘膜病变持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均可形成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要注意什么忌过度疲劳:无论是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如果疲劳过度,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粘液减少,使粘膜受到损害。
忌精神紧张:一个人在紧张、烦恼、愤怒时,其不良情绪可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直接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胃粘膜保护层受损,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溃疡。
忌酗酒无度: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胃粘膜,酒精还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过来加重胃的损伤。
忌嗜烟成癖:吸烟可促使胃粘膜血管收缩,减少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这是一种粘膜保护因子。吸烟还能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粘膜的破坏。
忌饥饱不均: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多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等都会促成胃损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