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配伍规律研究

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配伍规律研究

青海大学医学院藏医系仁青东主等

摘要:目的探索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配在规律。方法以“藏医”、藏药”、“萎缩性胃类”、“复方”等为栓索词,检索中国期刊会文数据库(CNKD)、万方医学数据库(WANFANG)等国内权威学术数据库。纳入-间发表的相关文献26篇,对藏药复方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进行分析与归纳。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18首方剂,味藏药材,共计频次。其中,使用次数最高的藏药有白豆蔻、石榴、荜苃、藏木香、寒水石、红花等,使用次数最高的药味有“苦”、“甘”等,使用剂量最高剂量的藏药有寒水石、石榴、白豆蔻、余甘子、甘青青兰、沙棘等,使用次救最高的功效为“寒”热”等。结论通过研究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味”“功处”“剂量”等用药规律,得出其三者遵循了藏药配伍理论,揭示其配伍律与病因病机相互对应,这对进一步探索及创制新药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藏医药;慢性萎缩性胃炎;复方;配伍规律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eAtrophicGastrititis,CAG)是胃粘膜上皮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和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CAG在我国的患病率相对较高,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展开的一项横断面研究表明,例有消化道症状患者经胃镜检查证实,各型慢性胃炎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比例高达23.3%,胃窦病理检查提示萎缩者比例达35.1%。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把CAG列为胃癌前病变,由慢性浅表性胃炎→菱缩性胃炎→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中度或重度异型增生→逐步恶化胃癌。因此对CAG进行积极治疗是预防胃癌的关键。

藏药复方在防治CAG具有堵头的疗效和优势,研究发现,藏药复方治疗CAG的最佳胃镜有效率达86%,最佳病理活检有效率97.1%。为分析藏药复方治疗CAG的用药配伍规律,本文基于现代文献报道的藏药复方治疗CAG方剂,研究其中“味”“功效”“剂量”的组方规律,揭示其配伍理论,这对进一步探索及创制新药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并能为临床医生和研究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医学数据库(WAN-FANG),以“藏医”“藏药”、“萎缩性胃炎”、“复方”为检索词,检索年~年期间有关治疗慢性藏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中文文献,收集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藏药复方。

1.2纳入标准

选择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文献报道,包括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病案报道及专家学术思想研究等文章中含有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论治并提供治疗复方的文献。

1.3排除标准

①明确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其他疾病的;②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科普类文献;③重复发表的论文,仅取发表较早的1篇;④中西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报道;⑤各中文期刊数据库重复收录的相同文献。

1.4文献评价与筛选

针对计算机筛选出的文献,按照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阅读标题及摘要,初步获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藏药处方,阅读全文,按组方符合藏医辨证论治理论、药味完整、剂量准确、主治明确、疗效较好、临床例。

1.5统计方法

筛选出藏药复方,参照藏药方剂学(北京民族出版社)将所纳入的文献中的药名进行统一规范,将复方中药物按药味及功效,参考《晶珠本草》、《藏药学》(本科教材1版)进行归类,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建立藏药复方数据库。统计方法应用频数分析。

2.结果

2.1文献收集结果

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在-年所有藏医药治疗CAG的

有文献中筛选出26篇。结果显示:用于治疗CAG的藏药复方共有18首,其中含种藏药材,药物总使用频率为次。

2.2味分析

表1示,依据藏药六味理论,分析得出治疗CAG的种藏药材中(N=,未计药味),使用次数最高的药味为“苦”,其次为“甘”,再者为“辛”和“涩”等。

表1六味频次排序

药味

出现频次

比现额率(%)

累计频次

累计频率(%)

69

38.76

69

38.76

40

22.47

61.24

29

16.29

77.53

22

12.36

89.89

11

6.18

96.07

7

3.93

.00

2.3功效分析

表2示,依据藏药八大功效理论,分析得出治疗CAG的种藏药材中(N=),使用次数最高的功效为“凉”,其次为“热”,再者为“轻”等。

表2功效频次排序

功效

出现频次

比现额率(%)

累计频次

累计频率(%)

99

70.21

99

70.21

35

24.82

95.04

5

3.55

98.58

1

0.71

99.29

1

0.71

.00

0

0.00

.00

0

0.00

.00

0

0.00

.00

2.4药物使用频次分析

表3示,治疗慢性娄缩性胃炎的种藏药材中(N=),使用次数最高的药物分别是:豆蔻、石榴、荜发、藏木香寒水们、红花、广木香、瓜皮、肉豆蔻、波菱

J瓜子、止泻木子、甘青乌头、岩精等。

表3高频次药物分析(4次以上计入)

药物

出现频次

比现额率(%)

累计频次

累计频率(%)

白豆蔻

13

3.10

13.00

3.10

石榴

11

2.62

24.00

5.71

荜茇

11

2.62

35.00

8.33

藏木香

10

2.38

45.00

10.71

寒水石

9

2.14

54.00

12.86

红花

7

1.67

61.00

14.52

广木香

7

1.67

68.00

16.19

肉豆蔻

6

1.43

74.00

17.62

瓜皮

6

1.43

80.00

19.05

波棱瓜子

6

1.43

86.00

20.48

止泻木子

6

1.43

92.00

21.90

甘青乌头

6

1.43

98.00

23.33

岩精

6

1.43

.00

24.76

牛黄

5

1.19

25.95

余甘子

5

1.19

.00

24.14

诃子

5

1.19

.00

28.33

鸭嘴花

5

1.19

.00

29.52

甘靑青兰

5

1.19

.00

30.71

草果

5

1.19

.00

31.00

兔耳草

5

1.19

33.10

丁香

5

1.19

.00

34.29

紫檀香

5

1.19

.00

35.48

天竺黄

4

0.95

.00

36.43

花硬石膏

4

0.95

.00

37.38

绿绒蒿

4

0.95

.00

38.33

白檀香

4

0.95

.00

39.29

麝香

4

0.95

.00

40.24

獐牙菜

4

0.95

.00

41.19

熊胆

4

0.95

.00

42.14

马钱子

4

0.95

.00

43.10

芫荽

4

0.95

.00

44.05

胡椒

4

0.95

.00

45.00

2.5药物剂量(克为单位)分析表4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种单位藏药材中(N=),使用剂量最高的单位藏药分别是:寒水石、石榴、白豆蔻、余甘子、沙棘、贝壳灰、碱花等。

表4单味藏药剂量分析(50克以上计入)

药物

剂量(克)

百分比(%)

累计含量

累计百分比

寒水石

14.99

.00

14.99

石榴

11.69

.00

26.68

白豆蔻

4.15

.00

32.84

红花

3.38

.00

36.22

藏木香

3.17

.00

39.39

余甘子

2.34

.00

41.72

甘靑青蓝

2.32

.00

44.05

沙棘

2.20

.00

46.24

诃子

2.02

.00

48.26

贝壳灰

1.74

.00

50.00

黑冰片

1.73

.00

51.73

瓜皮

1.70

.00

53.43

碱花

1.68

.00

55.11

鸭嘴片

1.67

.00

56.77

广木香

1.66

.00

58.43

荜苃

1.57

.00

60.00

佐太

1.56

5.00

61.56

长花铁线莲

1.42

.00

62.98

止泻木子

1.42

.00

64.40

1.42

.00

65.83

小叶杜鹃

1.36

.00

67.19

白木花

1.27

.00

68.46

岩精

1.17

.00

69.63

大黄

95

1.12

.00

70.74

波棱瓜子

89

1.04

.00

71.79

腊肠豆

83

0.97

6.00

72.76

蒺藜

77

0.90

.00

73.67

雪花硬石膏

74

0.87

.00

74.54

甘靑乌头

73

0.86

.00

75.39

黑穆尓没药

66

0.77

.00

76.17

生姜

64

0.75

.00

76.92

亚大红

63

0.74

.00

77.66

光明盐

62

0.73

.00

78.39

蒲公英根

61

0.72

.00

79.10

铁粉

60

0.70

.00

79.81

兔耳草

56

0.66

.00

80.46

天门冬

52

0.61

.00

81.08

紫茉莉

52

0.61

.00

81.69

绿绒篙

50

0.59

.00

82.27

3讨论

3.1六味是研究藏药主治功能的一种方法,根据《四部医典》有甘、酸、咸、苦、辛、涩等六种味。其中,甘味医治隆型和赤

巴型疾病,酸味医治赤巴型疾病,咸味医治隆型和培根型疾病,苦味医治赤巴型疾病,辛味医治隆型和培根型疾病,涩味医治隆型和培根型疾病等(7)。本研究通过治疗CAG的种藏药材分析得出,使用次数最高的药味为“苦”,其次为“甘”,再者为“辛”和“涩”,这显示:CAG虽属于“培根胃病”的范畴,实际上从“六味”理论与病因病机相结合分析,得出该病具有隆型、赤巴型等其它属性,而且,从“苦”味最高频次推断临床上“赤巴型CAG”的出现率可能较高,其次为“隆型CAG”。

3.2八功效是确定藏药主治功能的配伍理论基础,有重、润、凉、钝、轻、糙、热、锐等八性。其中,重、润两性主要医治隆型疾病,凉、钝两性主要医治赤巴型疾病,轻、糙、热、锐四性主要医治培根型疾病(9)。本研究中通过CAG的种单味藏药材的“八功效”分析,得出使用次数最高的功效为“凉”,其次为“热”,再者为“轻”等。这也显示:从药物“八功效”的配伍规律得出,CAG在临床上“赤巴型”的出现率较高,其次为“隆型”或“培根型”。而且,各方剂的主要配伍理论以“凉”和“热”两性功效为主。

3.3治疗CAG的种单味藏药材及剂量分析得出,使用次数最高的单味药材分别有白豆蔻、石榴、荜茇、藏木香、寒水石、红花、广木香、瓜皮、肉豆蔻、波菱瓜子、止泻木子、甘青鸟头、岩精等。而使用剂量最高的单味藏药分别有寒水石、石榴、白豆蔻、余甘子、甘青青兰、沙棘、贝壳灰等。其中,白豆蔻、石榴、荜茇、藏木香等为代表的药物具有治疗培根型CAG胃病作用;红花、余甘子、波菱瓜子、止泻木子、甘青乌头、沙棘为代表的药物具有治疗赤巴型CAG胃病作用;肉豆蔻、草果等为代表的药物具有治疗隆型CAG胃病作用,另外,其单药材中排序前4位的都属于“热性”功效的藏药材,这也引证了藏医药在胃病的药物配伍中遵循《四部医典汇论》所谓“治胃病以治培根为主”之说(10)。

总之,CAG的发病由胃“三火”的功能失调所致,藏医的胃“三火”指“能碎培根”、“能消赤巴”、“伴火隆”三种物质的功能。其中,“能碎培根”偏盛导致的CAG属于培根(寒型)性胃病,“能消赤巴”偏盛导致的CAG属于赤巴(热型)性胃病,“伴火隆”偏盛导致的CAG属于隆(中型)性胃病。因此,从以上“味”“功效”“剂量”等用药规律,得出其三者遵循了藏药配伍理论,揭示其配伍规律与病因病机相互对应,这对进一步探索及创制新药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并能为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医杂志,,51(8):-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现代消化及介入

疗.,18(2):-

[3]王琦,杨少军.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J].时珍国医国药.,23(08):–.

[4]斗周才让,才让卓玛,杨忠措,等.藏药仁青常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6(11):4–5.

[5]斗周才让,完么项青.医治疗普如病(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18(4):10-16.

[6]达永巴,丹增坚措,虎玉成,等.应用藏医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9例临床报告[J].甘肃中医,,5(2):35-36.

[7]玉多·云登贡布.四部医典(藏文)[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

64-65

[8]2]仁青东主,斗周才让,多杰措,周加太,华青措,尕藏多吉,张艺.藏医治

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12):-

[9]土登次仁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一藏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

[10].艾措千,尕藏多杰,阿吾尕洛四部医典汇论(藏文)[M].北京:民族出

版社.,31.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颠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xingweiyanzl.com/mwfl/2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