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医案2则
1.慢性胃炎(胃痛)
陈某,女,35岁。
初诊:年4月10日。胃病数载,虽经多方治疗不愈而不堪其苦,送来我院就诊。症见患者形体消瘦,两胁攻胀,面色不华,烦躁易怒,胃脘部隐病,时有灼热感,嗜杂不适,纳谷欠馨。若得食则胃胀更甚,伴神疲乏力,大便洁薄,每3一5日一行,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
临证思辦:从临床症状分析,病人证属脾胃素弱,纳化失常,阴虚津少,胃络失养之象。脘闷嘈杂,苔黄腻又为湿热内蕴之征。两胁攻胀,烦躁易怒,乃木旺克土,肝用过亢所致。证属脾胃阴虚,湿热蕴结,肝用有余。治以清化湿热为先,柔肝养阴辅之。
处方:藿香、佩兰各9g,紫苏梗10g,苍术、白术各10g,怀山药15g,佛手片10g,谷麦芽各15g,梅花10g,云苓15g,白芍12g,甘草6g,炒蒲黄10g,五灵脂10g。
嘱其忌食生冷油腻及辛辣动火等刺激性食物,另忌过度思虑及忧郁,注意调养情志。
4月22日再诊:服药10剂,胃部灼热感已失,脘胀嘈杂碱轻。唯纳谷欠馨,时有头晕,精神欠佳,舌质暗滞,苔薄黄微腻,脉濡数。湿热基本已去,病有好转之势,法宜养气养阴,柔肝和胃。更方如下。
北沙参10g,麦冬10g,肥玉竹9g,白扁豆15g,怀山药15g,白芍10g,梅花9g,陈皮15g,甘草6g,焦三仙各15g,炒蒲黄10g,五灵脂10g。
4月30日三诊:进上方7剂,胃脘隐痛消失,偶见食后脘胀,纳谷见增,嘈杂未作。大便仍不成形,但能每日一行,苔白腻,脉细弱。方已奏效,依上方去玉竹,加藿香、佩兰各10g,服用7剂。后迭经三诊,诸症均杳。为巩固疗效,守方不更,再进7剂。
6月15日六诊:诸症未作,食欲增,大便成形,形体见丰,2年来随访,一直工作,未见病复。
证治评析:本例属脾胃虚弱,胃阴不足,湿蕴久而化热,既有胃阴不足,又有脾虚肝旺,既有湿热中阻,又兼后天失常之虚实夹杂之候。其中,湿热之邪为标,脾胃虚弱为本。故当先祛湿邪,湿祛则热孤,继则柔肝养阴,甘凉濡润,益胃阴以增强胃之腐熟功能。法宜宣化、渗利、疏理三法合用,标本并治,药证合拍,脾胃纳化正常,沉疴得平。
2.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上皮化生
汪某,女,45岁。
初诊:年4月10日。素患胃疾,屡治未愈,近半年来脘痛加剧伴形体消瘦。曾于年上半年在我院做胃镜检查,病理报告示:“慢性类缩性胃炎伴中度肠上皮化生。”刻诊:神疲乏力,胃脘胀痛,食后更甚,嗳气稍舒,纳谷不馨,口干欲饮,偶感嘈杂,伴烦躁易怒,大便干燥,每二三日一行,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弦。此乃病久胃之气阴两伤,肝气郁滞所致。治以益气养阴,疏肝和胃,佐活血止痛。
处方:黄芪30g,太子参15g,广木香10g,炒白术15g,云苓15g,南、北沙参各15g,麦冬15g,石斛10g,鸡内金15g,当归15g,白花蛇舌草15g,刺猬皮12g,制乳香、制没药各10g。
二诊:药后胃脘胀痛、嗳气嘈杂皆减,大便已调,纳谷渐增,苔脉同前。予上方略作增损,辨治2个多月后,诸症悉除。遂予散剂巩固之。
处方:黄芪40g,路党参30g,炒白术20g,广木香15g,茯苓15g,佛手片15g,南、北沙参各20g,麦冬20g,鸡内金15g,怀山药20g,白花蛇舌草15g,刺猬皮12g。
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日3次,每次3g,饭前30分钟服用。
服散剂6个月余,患者体重明显增加,面色红润。复查胃镜示慢性找表性胃炎。病已去其大半,再经调理3个月余而愈。
证治评析:萎缩性胃炎阴伤者十之八九,临床上应据伤阴程度的深浅,辩证用药,恰如其分。若病重药轻则无济于事,但亦不宜过猛,急于求成。本案乃胃之气阴两伤,肝郁不疏之候。故方中重用黄芪、潞党参、炒白术益气健脾,沙参、麦冬、石斛、当归养胃制肝;鸡内金健脾开胃,消化食积。另案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除胃黏膜腺体萎缩外,还伴肠上皮化生,故在养阴清胃剂中加入白花蛇舌草、刺猬皮、制乳香、制没药以活血行瘀,散结止痛,同时又能抑制胃的癌前期病变。药证合拍,故获良效。
按: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癌前状态或日癌前疾病,而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发的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则为胃癌的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演变为胃癌的过程是: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胃癌。胃黏膜被肠型黏膜所替代,就是所谓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酶系统不健全而使吸收的致癌物质在局部累积,可致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桥梁”。
关于医景堂学苑
医景堂学苑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儿童白癜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