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一个“病”字,足以让人神经绷紧。当你拿到体检报告,看到“增生”“结节”“囊肿”等字眼时,内心一定是非常崩溃的,有的人甚至会忧心忡忡、坐立不安。
很多时候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医学知识,不能自医,医院。但在医生看来,很多病听着挺吓人,其实不用治,都是瞎花钱。
这些病根本不用治其实比生病更可怕的,就是“你以为自己病了”。这些常见“病”其实不用治!拿到体检报告时别提心吊胆了有些小毛病算不上疾病,有些甚至不用治疗。
增生——大多不会癌变
增生是医学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过度生长,是由于外界或自身原因刺激细胞或组织等过度生长而产生。大多数增生是良性的,不会恶变;但有些可以转为恶性,甚至引发癌症。
增生是否会造成危害,主要看增生的部位、大小、性质。
增生在人体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人们熟知的乳腺增生、骨质增生、前列腺增生等;还有一些疾病,如胆囊息肉、结肠息肉、子宫肌瘤等,也是增生的一种形式。
1、 乳腺增生——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个体检下来,10个女生8个有“乳腺增生”问题。这时很医院问医生“乳腺增生会不会癌变成乳腺癌?”
理论上说,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只是“远亲”,绝大多数是良性的,女性发病率达到20%~40%。
但高龄未育、未哺乳、有乳腺癌家族史、乳房外侧增生的人群,最好定期自检乳腺,定期做B超或钼靶等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早治疗。
乳腺增生其实是一种良性病变,正常的生理现象,无特别的治疗方法,极少数会发展为乳腺癌,注意定期复查即可。另外,只要每天保持良好心态,少吃含激素较高的食品,坚持适量运动就能有效缓解乳腺增生。
2、骨质增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增生不可避免,大多数情况下,不用紧张。临床上,大部分骨质增生没有症状,不会引起任何不适。很多人是在例行体检时才发现的,不疼不痒,根本不用治疗。但发现疾病后,要注意生活中保持正确姿势,不超负荷工作,坚持规律、适量的体育锻炼,延缓或减轻骨头的退变进程。
3、前列腺增生
患者以老年男性居多,很多患者服药后,医院复查。这样很容易因排尿困难等损伤膀胱的顺应性,严重时会丧失排尿功能。
为了避免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建议患者定期复查,服药后1~3个月进行第一次随访复诊,之后每年随访复查一次。不过单纯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部分患者还需要手术治疗。
这些病不必担心
湿疹——1瓶润肤霜就搞定
得了“湿疹”又痒又疼,很多人愁得不得了。辗转治疗,散尽千金,也不见好。然而如果医生告诉你,对付大部分湿疹,润肤霜就行!
你信吗?其实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想要保护好皮肤,就得保护好皮肤的两层结构,一层是皮肤角质层,一层是角质层外覆盖的一层脂膜。
看似普通的润肤霜既能更好地保护皮肤屏,又能减缓刺激反应。大量涂润肤爽就是对脂膜的一种补充,从而增强皮肤的屏障作用,减少水分流失和外界对皮肤的刺激,从而减少湿疹的复发。
单纯性肝囊肿——小于5厘米不用治
很多人体检查出了“肝囊肿”,就像得了肝癌一样,感觉人生无望,天妒英才,其实大可不必。
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即“娘胎里带的”,并且生长非常非常缓慢,多数人更是无明显症状。如果不是体检时偶然发现,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发现。
由于囊肿生长缓慢,大多数人无任何明显症状。一般小于5厘米的肝囊肿,不需做任何治疗,但有必要定期(每隔6个月或12个月)到医院做B超复查。若大于5厘米以上,医院接受治疗。
心脏早博——没症状不用治疗
心脏在正常跳动时,如果提前出现一些跳动,就像是演奏舞曲节奏乱了点,这种情况被称为“心脏早搏”。很多人认为查出“心脏早搏”往往会和心脏病联系起来,认为要立即治疗。
事实上,花了一大堆钱,治了一个本无需治疗的病。
心脏早搏本身不是病,多是心脏其他问题的伴随症状。如果早搏是体检查出来的,患者没有任何感觉,也不影响日常生活,这种情况不用治。
即使要治,最好的治疗不是用药,而是应积极化解、疏导情绪。
而如果心脏早搏症状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抗心律失常药对症治疗即可。
慢性浅表性胃炎——就是消化不良
据调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达80%-90%。在医院,只要你接受胃镜检查,几乎无一例外会得到这么一个最轻级别的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临床医师很难见到“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的正常胃镜报告。所以,几乎大多数人都有慢性浅表性胃炎。
事实上,胃镜报告中的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完全不需要治疗。如果饭后出现饱胀、消化不良时,吃点多酶片、多种益生菌即可缓解,并不需要担心。
甲状腺结节——95%都是良性
另一个体检“高频”疾病就是——甲状腺结节。很多人体检一查出有“甲状腺结节”就非常紧张,认为要马上治疗,非常担心变成“甲状腺癌”!
之所以很多人都有甲状腺结节的问题,主要是因为B超技术的进步,连3毫米的结节都可以看到。事实上,1厘米以下的“甲状腺结节”完全不必担心,也不需做进一步检查。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更不会变成“甲状腺癌”。
大多数甲状腺癌是“惰性肿瘤”,即“它很懒,不爱转移,也不爱进展。”如果结节大小在1-4厘米,一定要定期做检查。
骨刺——是人体的自我保护
多数人一听到有“骨刺”就立即想到拔刺,欲把刺弄掉而后快。甚至常常会和“骨裂”联系到一起,担心是不是“骨裂”导致的细小“骨刺”?
大家完全被“骨刺”的名字欺骗了,骨刺其实是一种人体的自我保护。骨刺即骨质增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也不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而且大多数骨刺并不用治疗,要治的话就只能治引起骨刺的原发病——骨性关节炎,比如进行减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以及药物止痛等。
这些病要重视
脂肪肝
放任不管很可能恶化脂肪肝已经成为临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多吃少动”的现代人几乎没有人能完全和脂肪肝“撇清关系”。
脂肪肝初期隐蔽性高、症状轻微,很多人不以为意,最后可能发展成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1、立刻停止喝酒
每天饮酒80克~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比不饮酒人群大5~25倍。为了肝脏健康,建议停止饮酒。
2、运动帮你“逆转”
研究发现,通过运动等方式,一个肥胖者体重降低3%~5%,脂肪肝就会明显减轻。一般的脂肪肝患者,最好保证每天走一万步;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如无其他禁忌,每周需达到分钟的运动量。
3、科学饮食习惯
建议多吃有助降血脂、促进肝内脂肪代谢的食物,如燕麦、玉米、海带、瘦肉、鱼类、蛋清等。
4、少吃或不吃高糖、高油食品。
5、每天喝毫升左右的水。
牙周炎
轻视可能波及全身,牙周炎早期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疼痛,严重时牙周袋溢脓、咀嚼无力、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比龋齿危害大。
它一般进展缓慢,容易被忽视。但却是局部组织感染性疾病,病变却会影响全身。牙周炎与糖尿病、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互相影响。
引起消化性溃疡、胃癌、胰腺癌。引起心脏、肺、肾、脑等的疾病等。彻底清除牙菌斑、牙结石是关键。建议每半年洗一次牙。除了一早一晚,每顿饭后最好刷一次,选择漱口水清洁口腔。
小编说两句
很多人对一些病很在乎,对一些病却视若无睹,比如说牙齿的问题就很不在意,但一听到什么囊肿就害怕的受不了。完全忽视了不同的病症对身体的伤害程度。
下次体检时,如果查出某种病,先看看他是否很可怕,可千万别太过在意自己的身体而乱花钱!
—THEEND—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